尿蛋白的檢測可用于初步判斷腎髒功能,協助診斷多種疾病,并且對疾病進行動态觀察和療效評價等。
臨床上尿蛋白的檢測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
一、尿試紙法
該方法簡單易行,但隻能粗略地判斷蛋白尿的程度,即隻能定性或者半定量。
正常值:陰性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24 小時尿蛋白定量法(24 hUTP)
24 hUTP 可以檢測到尿液中所有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其它小分子蛋白,通過蛋白尿定量間接反映腎損傷嚴重程度。
标本要求:準确收集 24 小時内的全部尿液。
成年人正常參考值:0-150 mg/24 小時。
三、尿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尿 PCR)
該方法是用單次尿的尿肌酐濃度來校正尿蛋白濃度,進而判定總的尿蛋白排洩量,尿 PCR 與 24 小時尿蛋白定量有一定相關性。
正常參考值:尿 PCR < 50-150 mg/g。
四、尿白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尿 ACR)
白蛋白是人體血漿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尿白蛋白增加在反映腎損傷方面更敏感。
尿 ACR 不僅是糖尿病腎病早期損傷的标志,也可以早期發現高血壓、肥胖和代謝性障礙等疾病引起的腎損傷。因此在慢性腎髒病診療方面日益受到重視。
正常參考值:尿 ACR < 10 mg/g。
表 1 CKD 尿蛋白分期(2012 KDIGO 指南)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尿蛋白的檢測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如果在收集尿液的過程中操作不當,很容易引起樣本的污染或變質,導緻檢驗結果不可信。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尿樣本收集中的注意事項。
随機尿樣本收集注意事項
1. 留尿前,女性應該用肥皂水清洗外陰,男性應翻轉包皮,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再用清水沖洗幹淨。目的是不讓陰道分泌物、包皮垢、糞便等污染尿樣本。
2. 避開月經期。
3. 留中段尿。先排尿 1 秒鐘左右,沖刷尿道,減少污染,棄前段尿,收集中段尿樣本。
4. 留 30 mL - 50 mL 尿樣本,以滿足不同化驗所需的量。
5. 使用幹淨、幹燥、帶蓋的容器。
6. 收集尿樣本後最好在 1-2 小時内送檢。
7. 留尿前避免服用維生素 C,維生素 C 可增加尿潛血的假陰性幾率。
9. 一般來說晨尿更準。晨尿可減少飲食和運動的影響。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4 小時尿液收集注意事項
1. 準确留尿。例如,從早上 7 點到第二天 7 點 24 小時的尿量。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天早上 7 點的尿是不留的,因為這是昨天晚上的,要排空後再留。以後每一次尿都要收集,直到第二天早上 7 點鐘的尿液收集完畢。
2. 有些患者會在排便時忘記留尿,或者因為外出沒有容器出現少留尿的現象。因此建議患者在收集 24 小時尿液時盡量減少外出,或帶上容器外出。
3. 送檢時一定要把收集的尿樣本充分均勻混合,否則會影響尿檢的結果。
4. 尿液保存也非常重要。最好将尿液保存在冰箱中。如果運送樣本的路程較長,可建議患者将冰袋和裝有尿液的容器放在一起去送檢。
标準的尿樣本有助于增加尿檢的精準性,精準地檢測出尿蛋白的含量,有利于準确診斷,進而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此次我們将尿蛋白檢查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