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甫一回朝,就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對纣王破口大罵。
聞仲是殷商太師,也是帝乙的托孤大臣,負責輔佐纣王。然而,纣王即位後,聞仲由于親自領兵征讨北海,對纣王疏于約束,結果纣王被九尾狐妲己迷惑得神魂颠倒,昏庸無道,作惡多端。
征讨北海回朝後,聞仲得知纣王的種種劣迹,怒不可遏。
而此時的纣王,卻渾然不知自己的種種劣迹已被聞仲察覺,得知聞仲回朝,還引頸期待他入宮朝見。
聞仲當然要朝見纣王,一是面君複命,二是教纣王如何做人。
見到纣王後,聞仲恭敬地行禮。纣王非常高興,連忙稱贊道:“太師遠徑北海,登涉艱苦,鞍馬勞心,運籌無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
聞仲的表現依舊很恭敬,一聽到纣王稱贊,立刻拜伏于地,道:“感陛下洪福,滅怪除妖,斬逆賊,征伐十五年,臣捐軀報國,不敢有負先王。”
然而,正當纣王感動之際,聞仲突然話鋒一轉,連珠炮似的發問:“臣在外聞得内廷濁亂,各路諸侯反叛,這是什麼情況?臣又聽說陛下仁政不修,沉迷酒色,誅殺忠良,有沒有這回事?臣還聽說陛下大興土木,勞民傷财,這是不是真的?”
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被一個大臣當着滿朝文武的面質疑,威嚴何存?換作任何一位普通帝王,都難免龍顔大怒,何況纣王這樣昏庸無道的君主。
可向來脾氣火爆的纣王,卻對聞仲的質疑沒有一點脾氣,反而耐心地一一解釋。
沒想到纣王完全不聽纣王的解釋,反而更加憤怒,并認為殷商一切亂象,都是源于纣王昏庸無道:“今四海荒荒,諸侯齊叛,皆陛下有負于諸侯。陛下不修德政,一意荒淫,數年以來,不知朝綱大變,國體全無。”
如此犀利猛烈的怒斥,且不說一國之君,即使普通人,又有誰受得了?
纣王當然也無法忍受,但面對聞仲的破口大罵,始終敢怒不敢言。原著第二十七回寫道,面對聞仲的批評質問,“纣王無言可對,隻得進宮阙去了”。
這可不像纣王,纣王是個心狠手辣,連親叔叔比幹都敢殺的無道暴君,為何卻對聞仲敢怒不敢言?
這恐怕與纣王的王位得來有關。
纣王的父親是帝乙,帝乙有三個王子,長子名叫微子啟,次子名叫微子衍,第三子才是纣王。
古代有立嫡以長不以賢之說,也就是說,帝王選擇接班人時,優先考慮長子,而不是賢德的兒子。
而纣王作為帝乙的幼子,既不是長,也談不上賢德,為何卻能超越大哥微子啟和二哥微子衍成為帝乙的接班人?
正是得益于聞仲的大力扶持。聞仲是殷商三朝元老,早在帝乙的父親文丁時期,便已是殷商權傾朝野的重臣,帝乙能夠繼承皇位,沒準兒也有聞仲的一份力。聞仲大力擁護纣王即位,而微子啟和微子衍背後卻沒有強大的政治勢力,很難坐穩王位,帝乙當然隻能立纣王為接班人。
既然纣王是聞仲親手扶立,當然對聞仲有種天然的敬畏心理。
聞仲既然可以立他,自然也可以廢掉他,面對聞仲的怒罵,纣王敢怒不敢言,也就完全在情理之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