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句很繞口的話:“不是人為什麼要合群,而是為什麼抱團的人要迫害不合群的人?”
想來也是如此,一個人是鬥不過一群人的。因此,我們要建立一個群,去對付某一個人;要建立一個大群,去對付身邊的小群。
為了所謂的“赢一次”,我們就拉起了群,加入了群。
比方說,西周時,申侯得知自家的申太後、太子都被廢除了,非常憤怒。于是他拉攏西方的戎族,攻入了鎬京,逼走了周幽王,把太子立為周平王。
依靠群,能夠辦成自己的事情,起碼能夠“狐假虎威”,這是傳統的思維模式。
随着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強融到某個群,不僅得不到好處,還會被人排擠,成為墊背的人。
當你變得優秀了,周圍的人會依附你,那麼一個人,也是群。
01
你的合群,在别人眼裡,也許一文不值。
《烏合之衆》裡有這樣一句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抛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很多人,因為擔心被邊緣化,于是積極地加入某個群,尋求庇護,想法很好,但多半是一廂情願。
在漢朝時,窦嬰的窦太後的侄子,加上自己平定了吳、楚等七國的叛亂,名聲鵲起,被封為魏其侯,再往後又做了丞相。
按理說,窦嬰已經很厲害了,不需要什麼群。但是他被冷落了,而另一個丞相田蚡受寵了。
田蚡是漢景帝的皇後王娡的弟弟,并且能說會道,善于拉攏周圍的人,形成了龐大的勢力圈。
一個剛正不阿,一個阿谀奉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窦嬰處于劣勢,有了危機感。
為了不讓自己被排擠出局,窦嬰和将軍灌夫一起去拜訪田蚡。
田蚡答應了和窦嬰私聊,到了約定的日子,卻故意睡懶覺。
有一次,田蚡娶妻,窦嬰、灌夫主動随禮,還到現場去祝賀。當他們舉起酒杯敬酒的時候,周圍的人态度很傲慢,不當一回事。
灌夫見狀,暴脾氣就上來了,說了很多瘋話。
一次次讨好,反而被田蚡厭惡。最後,捏造事實,在朝堂上彈劾窦嬰和灌夫。
當我們強行去讨好一個群體的時候,就像使勁去按壓屬于别人的大皮球,越用力,越容易被彈回來。如果你不死心,皮球就會砸向你。
要記住,不屬于你的傘,别去躲雨。别人在中間,你在旁邊,當雨水順着傘緣流下來的時候,全部到了你的頭和衣服上。
02
你的不合群,是自知之明,自然會有喜事發生。
一個人靜靜地呆着,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你在地上畫一個大圈,當你跳進去之後,就被圈子困住了;跳出來,就擁有了除圈子之外的大世界。
為什麼很多人不合群,是因為他們習慣了做自己。就像飛鳥不喜歡籠子一樣。
在此,我要恭喜不合群的人,餘生會有很多的喜事發生。
其一,不合群的人,飯局少。
第一次拒絕飯局,别人會認為,你真的很忙,改天再聚好了。
你多次拒絕飯局,會被人貼上“不參加飯局”的标簽,因此再也不會有人請你吃飯了。這樣的話,你就省去了飯局的煩惱。
不會喝醉,也不要假惺惺地向所謂的“高人”敬酒,更不要配合一群人,使勁吹牛。
如果你在單位上是普通員工,去飯局的話,還得主動給上司倒水、買煙買酒,人家推杯換盞,你去廚房催菜。
要是飯局散了,你還得安排車,接送大家。
你認為自己通過混飯局,能夠結交誰。可是放下酒杯,人情立馬變得淡薄了。畢竟,飯局社交,你很難成為主角。
不合群,那就一切都無所謂了。
其二,不合群的人,是非少。
人多了,嘴巴就多了。你一句我一句,好事也會說成破事;你的觀念,我的建議,湊合在一起,不是智慧,而是一盤散沙。
我們把話多的人,說成長舌婦,可見有多厭惡。
你身邊沒有誰,不能總是對着牆壁說話吧。因此你很自然就形成了“沉默是金”的處事風格。禍從口出的問題,就不和你沾邊了。
其三,不合群的人,心态好。
對于不合群的人來說,參與什麼活動,就像用海水來止渴一樣。喝多了,特别難受,更渴。
跟着别人一起難受,不如自己享受獨處的時光。
比方說,你要讀書,但周圍都是玩手機的人,會讓你“怪不好意思”。你要是一個人在曠野裡,拿出書,就非常自然,還能大聲朗讀,也不擔心哪個字讀錯了。
沒有被約束的感覺,你的心就輕松了,心态不會太差。
其四,不合群的人,家庭好。
不管你在哪裡奮鬥,做什麼工作,其根本就是為了建立幸福的家庭。
聰明的人,一定會以家庭為重,而不是厚愛“狐朋狗友”。
當人生的重心回到家庭裡的時候,就會享受到家庭的氛圍,并且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孝順自己的父母。
03
社交的本質是為了獲取價值,但往往事與願違。哪怕得到了什麼,價值也不大。人都是自私的,除了父母之外,哪有誰會毫無保留地對你好呢?
做不合群的人吧,社會上大量的破事,都會和你無關。
你不幹擾我,我也不打擾你。你我都活得真實,沒有那麼多虛情。
一個人站在陽光裡,周圍沒有人,因此身上的光芒特别多。
一群人站在陽光裡,周圍都是影子,反而讓自己暗淡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明白的人,自然明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