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
作為央視主持人的他,飽讀詩書,睿智沉穩。從他口中說出的話語既深刻又有力量,經常讓人感到如醍醐灌頂一般。
白岩松能力極強,在榮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後,多次被評為“優秀播音員支持人”。
他那藏着黑框眼鏡背後的眼睛,有着洞察世界的能力。
在上海同濟大學上,白岩松提出了一種劃分人群的理論。
他說:“國外有一個将軍說過,可以用四個詞把人分成四種。這四個詞是:聰明,勤奮,愚蠢,懶惰。”
看似簡單的四個詞,卻清晰地概述了每一種人群。
第一種人:聰明,勤奮最優秀的人,當屬第一種人。
這種人是自帶光環的存在,他們的身上有着一股及其吸引人的潛質。聰明已經為他們渡上了第一層色彩,而勤奮無疑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圍城》的作者錢鐘書先生,是個才高八鬥的學者。大多數人隻記得他高考時數學考了十八分進了清華大學,卻忘了人家的國文和外文水平之高。要知道,錢鐘書的外文考試可是滿分的存在。
對于文學,錢鐘書可謂是極有天賦的存在。但即使天賦極高,錢鐘書也依舊勤奮。
錢鐘書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并且邊讀邊做筆記和對書本進行校訂。
很多人說錢鐘書記憶好,但他卻并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這是自己經常做讀書筆記的原因。在平常的日子裡錢鐘書大量閱讀各國文學作品,并一一細讀做好筆記,才為自己打下來豐富的文學基礎。
錢鐘書是聰明的,同時他也是勤奮的。這樣優秀的人,如同星光一般璀璨。
聰明後天很難彌補,但懶惰可以。
演員周迅是其實是個懶人。她的生活方式極為慵懶,與她熒幕上的形象格格不入。
她其實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學過專業表演,但演戲卻十分靈動。
周迅說自己是憑感覺演戲的。她一旦進入到一個角色裡面,就能充分感覺到角色的人物色彩,從而将其演繹得活靈活現。
《大明宮詞》裡的太平公主是周迅極為出彩的角色,像一個古靈精怪的小鹿一般,導演李少紅形容周迅就像個發光體。
而《龍門飛甲》裡的淩雁秋,則讓周迅徹底冠上了“周公子”的名号。
可以說,周迅在演戲上是極有天賦的存在。隻是她前期較為懶散,但隻要她發力,基本上就“穩”了。
聰明但懶惰,是讓人及其羨慕的存在。因為往往聰明的人,都具備一定的潛力。
第三種人,愚蠢,懶惰愚蠢,懶惰,其實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
我們算不上多聰明,往往都是平平無奇的存在。而這樣的我們,又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懶惰。
做事情不夠聰明,為人又懶惰,聽起來很好笑,但卻是真真實實的存在。
在小時候,我們往往都是聽父母誇贊“别人家的XXX真厲害”,而自己隻能在原地一聲不發的存在。
在學校時,我們無法跟那些腦子拔尖的學霸相提并論,是“望徒成龍”的老師們最不為看重的學生。
在工作時,我們比不上那些業務能力優秀的同事,卻是自顧自安慰自己安穩就好的“保溫杯攜帶者”。
這樣的我們愚蠢又懶惰,但卻過得悠然自在。雖然時常羨慕别人的生活,但看了看自己後,還是安慰自己平凡可貴,且行且珍惜!
雖說普通,但也正常。
第四種人,愚蠢,勤奮你以為最糟糕的是第三種人嗎?
其實,最糟糕的是愚蠢又勤奮。
為什麼呢?因為愚蠢又懶惰的人往往沒有什麼破壞力,但愚蠢又勤奮的人破壞力就大了。
往往那些起哄作亂者,大多都是聽信了别人的花言巧語,自以為聰明地搞起了亂子,害得一些正常的事态發展全部被他們給攪亂完。
這種人最為糟糕!因為他們不會思考,容易被他人所利用。他們的勤奮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一種禍端,這樣子看來問題就大了。
而一些愚蠢又勤奮的人,生活中也經常遇見。
讀書時見到過不少愚蠢但勤奮的人,他們學習很努力,但始終沒有長進。
工作時有些人往往加班到半夜兩三點,卻不及别人正常工作8小時的成果。
有時候,方向錯了,憑你怎麼努力也無用。
不是說所有的勤奮都有意義,你隻有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才能有所收獲。
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那麼勤奮豈不是一種反噬。
總結:檢驗自己白岩松說:“我們都應當拿這四個詞去檢驗自己,要懂得收手。當我愚蠢卻勤奮的時候,我要迅速的先把自己變成三類人。愚蠢但是懶惰。”
做不到最好的,那起碼也不要越來越差。
在這個時代,選擇比盲目努力重要!
擁有正确的努力方向,才是我們前行的标準。不要一條路走到黑,有時候,你走的可能是條彎路。
白岩松還有一句很經典的話:
“我希望我做新聞,有一天是觀衆戀戀不舍,我去意已決,千萬别是各位去意已決。”
我很佩服白岩松的這種态度,以及他洞察力的敏銳性。
檢驗自己,其實是很重要的人生步驟。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哪一步走錯了,就時常核對自己,方向對了沒有?方法是否正确?
不要盲目地去努力,我們往往就輸在看不清自己。
可以試錯,但不要一直都錯。試錯的目的在于走向正确的道路,而不是無謂的去嘗試。
隻有多去檢驗自己,當自己愚蠢卻勤奮的時候,迅速地把自己變成第三類人:愚蠢懶惰。
這樣子,你才不會大錯特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