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3 11:02:39

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熱映,哪吒這小夥子的性别身世之謎,再度浮出水面。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為什麼四川人讀不準)1

這張簡曆,簡約而不簡單,随手就能撚出幾個細思極恐的問題來:

Q1

李靖一個陳塘關總兵,又不要造反,他兒子怎麼敢号稱“三太子”?

Q2

李靖和殷夫人倆純血人類,怎麼就能生出一個三頭六臂的娃兒?

Q3

為什麼李家大兒子叫金吒,二兒子叫木吒,三兒子不叫水吒叫哪吒?

……

總之,疑點頗多。

長期生活在漢語文化環境中的人,一打眼就明白,“哪”和“吒”都不是父母取名時會選擇的漢字。

中國人取名,大多用實字。比如現在常見的“子軒”和“梓萱”,父輩常見的“建國”和“豔紅”。

“吒”不僅不夠實,還是個坑爹的拟聲字!取名“哪吒”,就像今天給小孩取名“嗷嗚”一樣,十分之特立獨行。

當然,哪吒不算普通小孩,他是靈珠子轉世嘛,人族的殼裡裝了個仙童的核兒。

但就算是神仙,也沒有這麼幹的。細數我國的神仙團體,像昊天大帝、羲和、常儀、女娃……名字不都挺正常的嘛!

為什麼哪吒偏偏不一樣?

說起來,也簡單。

因為“哪吒”壓根兒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漢名,而是音譯過來的。它不等于“嗷嗚”,但四舍五入一下,相當于把John翻譯成“約翰”。

“哪吒”,來源于梵語。

雖然《封神演義》裡給他安了個道教系統的便宜師父:太乙真人,但人家正兒八經是佛教出身,乃印度裔移民。

哪吒本名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漢語寫作哪吒俱伐羅、哪吒俱缽羅或者哪吒鸠缽羅。拗口着呢,不利于人們傳頌他的威名,就被簡化成了“哪吒”。

被縮短的不僅是名字的長度,還有身量的高低。哪吒鸠缽羅本非孩童,而是佛教的護法神,屬于夜叉一族。“夜叉”是一種兇悍的鬼,因受到佛法感化,一躍成為護法之神,位列天龍八部衆之一。女性夜叉十分美麗,男性夜叉則面容醜陋,性情暴戾。

夜叉護法神長這樣: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為什麼四川人讀不準)2

所以哪吒三頭六臂不奇怪;大鬧東海時說扒皮就扒皮,說抽筋就抽筋,也不奇怪——人家就是從夜叉這種剽悍生物演化而來的啊!

哪吒鸠缽羅不是打石頭裡蹦出來的,他有爹,他爹是毗沙門天王。既然父乃天王,兒稱太子就無不妥了。

四天王,臣于帝釋,統領四界。

四天太子,即哪吒類,能驅鬼神。

——《大佛頂首楞嚴經要解》

毗沙門天王長這樣: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為什麼四川人讀不準)3

關于哪吒的事迹很多,但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哪吒鬧海,最後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故事。這個略顯血腥,又充滿悲壯哀憫之美的情節,并非後人附會,而是佛經裡自帶的。雖然最原始的譯本已經散佚,但《禅林僧寶傳》和《五燈會元》均有相關記載。

“哪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

然後化身于蓮花之上,為父母說法。”

——《禅林僧寶傳》

從“夜叉護法Nalakūvara”變成“我們的英雄小哪吒”,經曆了不亞于蓮花重生的脫胎換骨。畢竟,析骨肉以還之,對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中國人而言……

太兇殘了有木有!!!

三觀盡碎有木有!!!

怎麼才能讓這個脫缰的故事正派起來,讓印度裔夜叉變成中國正神呢?

民間漢化組的力量,是強大的。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為什麼四川人讀不準)2

漢化

Nalakūvara

兩步走戰略

第一,把毗沙門天王和隋唐名将李靖揉吧揉吧,合成一個人。

哪吒成了李靖兒子,就有了中國血統,還清骨肉是為了一人做事一人當,不連累旁人。這就顯得其情可憫,沒那麼難以接受。後來,哪吒因行宮被毀,要暴起弑父時,又安排一個天神(此天神視時代遠近,由佛陀或燃燈道人友情出演),送給李靖一座威力無窮的寶塔,強令哪吒俯首。硬生生把故事給掰回了儒家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上來。

第二,改變哪吒的宗教信仰。

《封神演義》橫空出世,讓哪吒師從闡教太乙真人,領元始天尊符命轉世為人,積極投身興周滅商的大業。且還是個面如傅粉,圍着肚兜,戴着金镯的漂亮孩童,與佛教護法神的青面獠牙相去甚遠。雖然保留了蓮花等佛教元素,以及夜叉這個物種的暴戾性格,但已經完全是一個道教仙童的模樣了。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為什麼四川人讀不準)5

另外兩個頭也不見了

融會了儒釋道三家的哪吒,就此成為深受崇拜的中國正神。若不細究,誰也不會想到殷商末年,出生在陳塘關的小英雄哪吒,其實是一個印度移民。就連名字本身,都是由梵語音譯而來的。

直到今天,字典裡“哪吒”的讀音,都是該字獨一份兒呢。

哪吒并非孤例,像這種被漢文化吸納成自身重要組成部分的古代舶來詞,在現代漢語裡簡直俯仰皆是。不說破就根本意識不到!

隻消玩兒兩把大家來找茬

就會明白什麼叫做真·俯仰皆是

Round 1

在這首古詩裡,有哪些是舶來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

涼州詞

Round 2

這幅圖不用問也知道,

“平等”必然是個舶來詞。

你知道“平等”源于哪種語言嗎?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為什麼四川人讀不準)6

Round 3

這張圖裡,有沒有舶來詞呢?

四川人對哪吒的看法(為什麼四川人讀不準)7

我是一條标準答案分割線

第一題,“葡萄”和“琵琶”都是外來詞。前者是吃貨喜聞樂見的水果店一霸,後者是代表性的傳統民族樂器。“葡萄”來源于波斯語,最開始還被寫作“蒲陶”、“蒲桃”。“琵琶”則來源于波斯胡語Barbat,雖然它乍一看和“琴瑟”是一家。但我國古代的樂器名大多是單字,如“筝”、“埙”、“柷”,琵琶這個雙音節名詞,很明顯就是音譯。

第二題,一定有人以為“平等”和“民主科學”一樣,是從日本拿來的。其實……這又是一個佛教用語,使用年齡比民主科學高多了。“平等”來源于梵語Sawmata,即衆生沒有高下深淺之分。它的反義詞是“差别”。

第三題,舶來詞是“哥哥”。古漢語中,“哥”是唱歌的意思。東漢以前甚至沒有“歌”這個字,因為它的功能完全被“哥”承包了。而對于比自己年長的同輩男性,人們都稱呼為“兄”。直到唐代,多民族融合,才開始用鮮卑語的aka(阿幹)代替“兄”。鮮卑人稱呼父兄都用“阿幹”,所以這時讀音相近的“哥”也能夠兼指父兄,唐玄宗就曾稱呼父親為“四哥”。

你蒙對了嗎

上述三個例子,隻是冰山一角。

古代的舶來詞,在長久的使用中,已經成為了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

他們大緻能分為兩種:

源于佛經梵語

“昙花一現”,源于鸠摩羅什翻譯的佛經:“如優昙缽華,時一現耳”;

江蘇省的省花“茉莉”,也源于梵語mallika;

“世界”出自梵語lokadhatu……

源于西域諸國

“獅子”,源于吐火羅語。在“獅子”傳入之前,表達這種猛獸的名詞是“狻猊”;

“琥珀”是古波斯語kahvupai的音譯;

“蜜”,出自吐火羅語mit……

語言即文化。

從Nalakūvara到“哪吒”的轉變,也是漢文化将佛教本土化的過程。一個詞語的傳入,不僅帶來一種新的物品,也會帶來一種新的概念,新的思想。令人意想不到的舶來詞,就是對這些新東西消化吸收的成果。

所以中國文化真的很有意思。說給你漢化,就給你漢化,神不知鬼不覺。

正所謂“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懷揣着這份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難怪作為曆史悠悠悠悠~久的超齡文明古國——仍然活蹦亂跳,笑看潮起潮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