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無名之輩》的時候,被那曲經典的泰山逗得忍俊不禁!小人物,總是在前進的路上發光發熱。《大人物》,對于那些所謂“大人物”的辛辣嘲諷,誰才是真正的大人物,其實你我都是,誰又是小人物?其實你或我還真不一定是。因為小人物能做到的事,往往是望塵莫及的。
堯十三的一曲《瞎子》,濃重的貴州腔,讓我感到了民謠的又一種魅力,我們常說:“戲不夠,音樂湊”,這首歌在這個場景下,如同量身定做一般。瞎子這兩個字帶來的不是諷刺和歧視,而是對那些不尊重生活的,玩世不恭的人的同情和勸告。用這樣的實例勸導那些異想天開的人,回歸真實。
《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真正科幻片的新紀元,這麼說已經誇大了它的意義了。說它是标志着科幻片的誕生也有點不太貼切。關于票房能不能幹過吳京,就看吳京的了,成為了對這部片子的一種側面真實評價。吳京這個演員,其實真的可以說是完成了從武行硬漢到演技實力和大銀幕号召力的保證,畢竟有《戰狼》在先,《流浪地球》在後。
沈騰這幾年火的還可以,自帶喜感的表情,一口濃濃的東北味,很親切。至少在喜劇舞台上已經妥妥的穩住了一波,占據了很大的一席之地。其實這種喜劇挺好的,重壓下哈哈一笑,煩惱瞬間抛到九霄雲外,這就夠了!笑不需要内涵,因為笑本身與内涵就是矛盾着的兩個方面。笑也是最好的内涵,畢竟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嘛。《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李茶的姑媽》都還是不錯的。有人說《李茶的姑媽》有點爛,我想這是相比之下的。電影雖然置景,技術等等手段高于舞台劇,但《李茶的姑媽》恰恰是最不适合直接從舞台搬到電影的那個。如果改變了讓它适應電影,又會丢失它的原有意義。如果其他的電影都跟同名話劇畫個等于号,這部電影隻能是小于号了。
這個年,票房其實很虛假,上座率抛開不說,電影院跟踩了彈簧似的,跳躍式上漲。票房能不高嗎,有些電影真的自以為不錯,結果折了,還有些延期播放。延長到很長時間,呵呵,這一年确實看了很多還不錯的片子。話劇,電影已經成為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忠愛這兩種藝術形式。由以話劇為最!舞台上的酣暢淋漓,才是技術的本身所在!
啰啰嗦嗦,絮絮叨叨,天亮了!晚安吧,各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