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張志和
張志和,字子同,初名龜齡,号玄真子。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诏、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于宦海風波,妻母相繼故去後,棄官歸隐。著《玄真子》十二卷,《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蓑衣釣翁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飛,
桃花流水鳜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漁歌子:詞牌名。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據《詞林紀事》:張志和曾谒見湖州刺史顔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顔真卿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詞牌《漁歌子》即始于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
西塞山:在浙江湖州。白鹭:一種白色的水鳥。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魚:淡水魚,又稱桂魚,肉質鮮美。箬笠:竹葉或竹篾做的鬥笠。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不須:不一定要,何須。
雨中垂釣
張志和的這首詞,後輩文化人莫不耳熟能詳。與其說是一首小令,不如說是一幅妙趣橫生的山水畫:春江水綠、煙雨迷蒙,雨中垂釣,青山若黛、岸畔桃紅,恰是鳜魚正肥時節哩。漁人忘情山水,逸興釣趣,有魚無魚,是晝是夜,歸去歸來,有何打緊呢?!全詞色調明麗,用語活潑,漁夫悠閑自在之情趣畫面,生動浮現。
釣江
漁父霅溪灣裡釣魚翁,
舴艋為家西複東。
江上雪,浦邊風,
笑着荷衣不歎窮。
【注】漁父:又名“漁歌子”。霅溪:水名,在今浙江。浦:水邊、岸邊。荷衣:用荷葉編成的衣。此處指隐士的衣服。
釣閑
詞人以船為家,泛舟江湖,自是尋樂也。歸隐的生活平淡,日子清苦,小舟卻可自駕,為所欲為。較之仕途坎坷,官場黑暗,而今粗衣淡食做釣翁,乃暮年之幸矣。"江上雪,浦邊風",且笑迎清風,吟賞江雪吧,豁達是人生尋求的另一種境界。
#唐詞# #張志和# #文化# #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