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歌的各類體裁中,小調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從勞動号子、山歌等民歌體裁中汲取營養,将一部分曲目加工、提煉,使之在藝術上更成熟,成為小調的組成部分;同時,某些小調曲目在傳播過程中又常常成為戲曲、曲藝的唱腔和民間樂種的主題和曲牌。
在民間音樂的發展曆程中,小調可以說是一種具有極廣泛的群衆性,又有一定的專業特征的民歌類别。
小調的曲目異常豐富。根據其曆史淵源、演唱場合及音樂性格等為依據,大體可分為三類:
1.由明、清俗曲演變而來的小調。它們之中,有的仍保留原曲名,有的曲調大體相同,但曲名已改變,這類小調流傳較廣,有的遍傳全國;
2.地方性小調。指各地群衆随口編唱,并逐漸穩定,流傳開來的一部分小調。它們具有單純、樸實、情意真切、不善裝飾的特點,流傳面不廣,多限于一定的地域,曲調的地方特色較突出。
3.歌舞性小調。指各地民間節日歌舞活動中傳唱的一部分小調歌曲,如北方的秧歌調、南方的燈調、茶歌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