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抽脂隆胸的危害有哪些症狀

抽脂隆胸的危害有哪些症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15:14:39

7月15日,“網紅抽脂去世涉事醫院暫停接診”的話題登上熱搜,據了解,百萬網紅林珊珊好友小冉此前在杭州華顔醫療美容醫院進行吸脂填充手術,兩個月後,小冉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于7月13日搶救無效死亡。根據杭州衛健委最新通報,華顔醫療美容醫院存在術前缺乏認識、術中操作不當等過錯,承擔全部責任。

近年來,因抽脂整形身亡的事件不在少數。去年,中國香港富商孫女羅貝兒在首爾市整形醫院接受隆胸、抽脂手術時陷入昏迷,在緊急送醫後不治身亡。抽脂是一項怎樣的醫美項目,為何醫療事故頻發均成為消費者關注的話題。

抽脂隆胸的危害有哪些症狀(從豪門千金羅貝兒到百萬網紅林珊珊好友)1

抽脂事故頻發

7月15日,“網紅抽脂去世涉事醫院暫停接診”沖上熱搜。根據其好友百萬網紅林珊珊和小黑等人的爆料,小冉5月2日在杭州華顔醫療美容醫院進行吸脂填充手術,5月4日術後因皮膚潰爛、器官衰竭轉入ICU搶救。兩個月後,小冉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熱搜讓抽脂這一項目展現在公衆視野。事實上,抽脂市場近年來醫療事故頻現。2020年,中國香港富商孫女羅貝兒在首爾市整形醫院接受隆胸、抽脂手術時陷入昏迷,在緊急送醫後不治身亡。警方調查後發現,羅貝兒在韓國接受抽脂和隆胸手術時陷入昏迷,是由于手術中作為鎮靜劑使用的管制藥物丙泊酚引發了不良反應,而手術現場并沒有麻醉師在場。

此外,有女歌手曾透露,在深圳鵬愛醫院進行了腰腹、大腿、上臂吸脂 自體脂肪填充,額部 上背部吸脂美容。經曆兩次手術,并花費27340元後,自己身上留下17個黃豆大小的疤痕,多個部位凹凸不平,抽脂處經常有針紮的刺痛感,多部位淤堵,血液循環不暢,導緻左邊大腿、左手臂以及手掌麻木腫脹。

針對此次事故,北京商報記者多次緻電杭州華顔醫療美容醫院官網和咨詢電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複。

華顔醫療是誰

此次醫療事故的主體杭州華顔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被認定全責。7月15日,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報稱,經市醫學會組織專家評估,這是一起醫療事故,華顔醫療美容醫院存在術前缺乏認識、術中操作不當、術後觀察處理不及時等過錯,與患者死亡存在因果關系,承擔全部責任,并已作出賠償。同時,西湖區衛健局對涉事醫院做出警告和罰款的處罰,責成其停業整改,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将做出進一步處理。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杭州華顔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目前該公司共有5條行政處罰信息,處罰事由包括違規開展口腔種植技術、超時堆放醫療廢物、消防設施器材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等。例如,2020年9月,因病曆資料不全,且未見醫師簽名的行為,違反了《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第(四)項,西湖區衛健局決定作出警告和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

杭州華顔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還存在違規開展口腔種植技術的行為,西湖區衛健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一百零一條,決定作出警告和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

目前,該涉事整形醫院已暫停接診。同時該醫院線上信息已全部注銷,主刀醫生高強已經注銷微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該醫院在大衆點評上已經更名為“口腔·數字化矯正·種植基地”,據網友爆料14日是可以看到該醫院信息的,但目前已經注銷,無法看到任何信息。

消費者需謹慎選擇

抽脂對于愛美想變瘦的女孩來說,一定不陌生。抽脂的原理是通過負壓吸收的方式将真皮層當中的脂肪吸出來,一次達到瘦身減肥的目的。北京君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依據《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可知,脂肪抽吸術(吸脂量<1000ml)屬于美容外科一級項目,脂肪抽吸術(1000ml≤吸脂量<2000ml)屬于美容外科二級項目,脂肪抽吸術(2000ml≤吸脂量<5000ml)屬于美容外科三級項目。而一些門診機構并不具備美容外科三級資質,在利益驅動下,對消費者進行吸脂手術時,超過了規定的吸脂量。

市面上的吸脂類型多種多樣,傳統的激光溶脂、水動力溶脂、5G天使光雕(SDL幻光技術)等,但吸脂量均沒有标記在手術詳情上。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大衆點評上有許多整形醫院都有抽脂項目。依據适用部位的不同,時間在半小時到五小時左右,價格也不一,在0.6萬元到7萬元不等。

北京市首批主診醫師、國内較早開展脂肪細胞研究的美容外科專家馬梅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20餘年來,吸脂手術在國内廣泛應用,相對成熟。不過,吸脂手術并不适用所有人。術前,醫患需要詳細溝通。吸脂手術對于全身系統的幹擾影響較大,對于吸脂量大的患者,醫生需要詳細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同時,患者不應隐瞞病情,向醫生提出一些難以達到的标準。而醫生需要堅持原則,不為了迎合顧客的需求,而忽視了人體對創傷的承受能力。

“一次吸的範圍不能太大,超過患者的承受能力。因為灌注的藥物腫脹液裡的藥物對病人的心血管等全身代謝都會有一個明顯的幹擾。若患者自身有一些潛在的疾病,都有可能導緻傷口感染,或者代謝失衡。感染一旦發生,就很難控制。比如患者存在腎炎或肝功能障礙,将會影響藥的代謝和排洩。”馬梅生介紹道。

馬梅生進一步表示,從無菌操作、術前檢查到手術後的護理,醫生要遵守醫療法規,從而降低風險的發生率。同時,消費者無需恐慌,隻要院方按正規的程序操作,還是相對安全的。北京商報記者姚倩實習生胡悅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