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是《西遊記》師徒四人齊聚之後的第一磨難。也是對師徒之間信任的一次重大考驗。悟空三次判斷出妖怪身份,豬八戒三次出言離間悟空二人,最終在打死白骨精之後悟空負氣回到了花果山!這其中故事情節曲折,師徒四人關系變化微妙,是對師徒四人關系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悟空取得師傅信任的重要機遇。造成這個結果很重要的因素是悟空三次将白骨精打死。為何明明一棒子就能解決的事情,悟空用了三次,并且最終導緻師徒離心呢?
白骨精的自我準備
白骨精在西遊記原著當中叫做屍魔,電視劇當中叫做白骨精,咱們就叫他白骨精。為何白骨精能夠兩次逃脫?這事咱們還得從白骨精發現唐僧,謀取唐僧肉說起!唐僧餓了,孫悟空去化緣,架雲而起,卻不曾想被白骨精看見了。于是白骨精一番探查得知唐僧位置。高興的說:“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個今日到了”這個白骨精呢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本事,雖然知道孫悟空不在,但是“兩員大将護持,不敢攏身”也不敢直接殺上門去,有了三戲唐僧的片段:“我且戲他戲,看怎麼說”從這裡可以看出,白骨精知道唐僧三位徒弟的本事,在謀取唐僧肉之前,定下的計策就是先戲弄一番。在謀定而後動,并沒有一次成功的計劃。由此也可以看出白骨精的謹慎之處。本就了解了唐僧三位徒弟的實力,白骨精自然有了防備!
第一次逃脫
先說第一次逃脫,白骨精變作一位美女,來迷惑唐僧、八戒、沙僧三人。原著裡面還有一首詩贊美她的美貌,就不多說了。首先是給唐僧留下了心善、向佛的印象,在唐僧三人心中留下了好印象。
孫悟空此時并不知道這些故事,隻是化緣歸來看見“睜火眼金睛觀看,認得那女子是個妖精,“放下缽盂,掣鐵棒,當頭就打”。可是呢,被唐僧攔住了,兩人經過了一番辯解,最終悟空說服了唐僧,這才下手。可是白骨精本身就是隻想戲耍一番,見事不可為,早就準備好逃走了。唐僧、孫悟空兩人的争論給她留下了充足的時間準備。于是“見行者棍子來時,他卻抖擻精神,預先走了”還沒有開打呢,直接溜了。
第二次逃脫
有了第一次的遭遇,見識到了悟空的厲害,雖然白骨精“在那雲端裡,咬牙切齒,暗恨行者道:“幾年隻聞得講他手段,今日果然話不虛傳”但是内心深處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更加謹慎。這一次孫悟空也是看見妖精,不由分說的直接便打。“行者認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那怪見棍子起時,依然抖擻,又出化了元神,脫真兒去了,把個假屍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這一次沒有任何的廢話,一個見面就打,一個見面就跑。悟空還沒沖到跟前,白骨精就跑了!
第三次之前的唐僧師徒關系變化
打死了第二個白骨精假身之後,悟空與唐僧的關系到達了破裂的邊緣。悟空靠着賣可憐:“若無《松箍兒咒》,你還帶我去走走罷”才能繼續留在隊伍之中。而唐僧對于悟空的信任也幾近消耗完全。但是苦于自己不會《松箍兒咒》,隻得答應“你且起來,我再饒你這一次,卻不可再行兇了。”
三打白骨精經曆了前兩次的失敗,悟空也進行了一定的自我總結。白骨精第三次到來之後,孫悟空先是示敵以弱的主動去套近乎“他把棍藏在身邊,走上前迎着怪物,叫聲:“老官兒,往那裡去?怎麼又走路,又念經?”。這極大的放松了白骨精的警惕,讓他誤以為此次瞞過了孫悟空:“那妖精錯認了定盤星,把孫大聖也當做個等閑的”白骨精把自己說成了一心向佛的大善人,來找自己老婆子和女兒!可是這一切都被悟空看破。悟空擔心的并不是這個妖怪而是“若要不打他,顯得他倒弄個風兒;若要打他,又怕師父念那話兒咒語。”又思量道:“不打殺他,他一時間抄空兒把師父撈了去,卻不又費心勞力去救他?還打的是!”内心矛盾。
最後悟空想出了尋找證人的辦法,叫出來山神土地為證,“這妖精三番來戲弄我師父,這一番卻要打殺他。你與我在半空中作證,不許走了。”可以說這一次才真正的有機會能夠跟白骨精過上幾招。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一棒子就打死了白骨精。
白骨精的成功與失敗——準備工作與掉以輕心白骨精三次戲弄唐僧四人,最後一次命歸塵土,究其根本原因,是前兩次的精心準備和最後的掉以輕心。白骨精在抓唐僧之前就制定了計劃,先戲上一戲,探聽虛實之後再動手。白骨精前兩次時刻保持警惕,稍有不對便立即逃了。雖然沒能抓住唐僧,卻也保住了性命。可是在第三次孫悟空示弱之後,白骨精卻失去了原先的警惕與謹慎。最終也沒能逃過悟空的一棒,命歸塵土!在我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初次從事工作之時,便小心謹慎,這樣雖然亦然會有失敗的可能,但是并不會犯下大錯。而一旦我們放下這份謹慎,就是緻命失誤來臨的時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