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兩個新聞,一個是我們這一代的退休年齡要延長到65歲,另外一個就是某專家談到一些年輕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費時,表示很少有年輕人去反思,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不夠,才有那麼低的工資。
我
專家談話的微博下面的評論也很熱鬧:
随後,我思考了這樣兩件事,我們的個人能力可以由工資來評判嗎?奮鬥在“建設”一線的我們個人價值該如何被證明?
優勢放在合适的地方才會閃閃發光
在過去接觸的職業輔導中,來訪者或許在大學期間,或許在某一份工作中都曾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他們依然會痛苦,有的因為工作環境沒有正反饋而想要逃離,有的因為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麼。
我自己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在某一次活動中,憑借我能設身處地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平息了人際沖突問題,領導會覺得我的情商很高。而在某一次和領導的談話中,我的換位思考卻是我的缺點,是我需要改變的地方。
我依然是我,在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希望關系和諧。但是我領導是一個有目标力優勢的人,對于他來說,結果更重要,為了結果就需要成為披上铠甲的勇士使命必達,事比人重要。
我們優勢不同,所以做事的方法也不同。而隻有優勢放在合适的地方,自己才能如魚得水。
所以,找工作的時候,比考慮我要找一份工資高的工作,更需要考慮的是我是誰,我有着怎樣的優勢,什麼樣的工作才能讓我發揮優勢。如果已經有了一份工作,也請用自己優勢方法來,因為另一個人用得好的方法,很可能是他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而你不具備的。
不被外界所左右,專注于自己優勢發揮。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好幾個身份,在工作的時候我們是員工,在家庭裡是子女、丈夫妻子、父母,在社會中是娛樂體驗者、學習者......
我們不能否認工作中會有些你不太舒适的地方,比如你擅長創意,但是你依然每天會需要處理瑣碎且重複的事情。
在工作中無法實現的優勢,試試看在生活中能不能找到發揮的地方,比如你是個擅長動手做些什麼的人,可以找找自己喜歡什麼類型的手工,工作之餘開個工作室,或者僅僅是拍個視頻分享到朋友圈聚集同樣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耍。
試試讓自己成為生活的設計者,而非專注在工作中自己隻能被動接受的受害者思維無法自拔。
意義感是在動态調整中實現的
如果我們真的要工作65年,這意味着很多公司的生命周期會比我們職業周期短,我們可能會經曆好多次職業生涯規劃與調整。
不如在每一份工作中,每一次嘗試中,深度探索自己喜歡什麼,以及自己想要實現的價值和意義。
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每一次調整,都是在書寫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所以,工作的價值究竟依據什麼評判,是由每個獨一無二的“我們”自己确定。讓專家說自己的,而我們堅定走在自己的路上吧!
不想祝大家升職加薪,感覺有點卷,就祝大家工作自洽,能樂在其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