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人有這種那種怪誕的行為,家人之間也難理解,有的會說一句,你是精神病呀,我們隻是随口一說,可是有很多人真的是有精神問題,隻是症狀很輕或者初發病,被家人忽視,總想精神病怎麼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實際上他就在我們身邊,所以今天介紹幾種妄想症,我們就會了解,有的不是人品出問題,他已經發病了。
妄想症,又稱妄想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病學診斷,它的特點是:第一,以毫無根據的設想為前提進行推理,違背思維邏輯,得出不符合實際結論;第二,對荒唐的結論堅信不疑,不能通過講道理進行知識教育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曆來糾正這種荒唐結論。
臨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歸類:
1. 關系妄想: 患者把實際與他無關的事情,認為與他本人有關系。例如,患者認為電視裡在演他和他們家的事,因而關閉電視。認為報紙上的内容是映射他和他們家,因而氣憤地把報紙放在一邊。認為馬路上陌生人之間的談話在議論他,咳嗽吐痰是針對他,是蔑視他,因而拒絕出門。
7. 疑病妄想: 患者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嚴重軀體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驗證都不能糾正其歪曲的信念,這種情況被稱為疑病妄想。
8. 鐘情妄想: 這一種妄想實際是一種被鐘情妄想,患者堅信某異性對自己産生了愛情,即使遭到對方嚴詞拒絕,反而認為對方是在考驗自己對愛情的忠誠。
9. 内心被揭露感:又稱被洞悉感。患者認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與家人之間的隐私,未經患者文字的表達,别人就知道了。很多患者不清楚别人是通過什麼方式、方法了解到他内心想法的。至于被洞悉感的産生,常見到有下列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患者雖然堅信上述想法是正确,但卻說不出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的,以及根據什麼才有這種想法;第二種情況與前一種情況有所不同,被洞悉感在其他精神症狀的基礎上,患者才做出的病态的推理很判斷。
10. 嫉妒妄想:患者堅信配偶對自己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蹤監視配偶的日常活動,甚至配偶的内褲等。想方設法尋找所謂的證據。
這十種妄想症,多數是診斷精神分裂的參考。現在從另一個觀點看待精神分裂問題,以被害妄想為例,患者是沒有安全感和恐懼的,這樣的人多數生長在一個嚴格的家庭裡面。自己的成長被家長過度幹涉和過度批判,自我想反抗父母,同時自己還自責,覺得父母為了自己付出很多,我反對父母就是不孝,就不是一個好人,所以總是在内心鬥争,這樣慢慢在内心就産生分裂,所以嚴厲的父母才是孩子心裡的迫害者。所以父母每天的監視和過度約束才是造成孩子疾病的一個原因。
比如誇大妄想,我們從小長大,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可是現實機會如此渺茫,當一個平常人士對于他來說就沒有意義,因為從小一直說你要考名牌大學,有好工作,當大官,光宗耀祖。當現實實現不了,進而就在自己潛意識裡面為自己制造處一個假的世界。當他說的時候自己都很興奮,你不會發現他說的是假話,但是他說的話很出格,比如我要上中央當候補委員,或者中央成立監察院,讓我去當院長,管全國的所有官員。這樣的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所以沒有實現的理想才是自己得病的根源,就是由于家長的過度希望,沒有人想讓自己平凡,他可以是精神病,但決不允許他平庸。
三清工作室:針對這樣的病人,一般都是整合患者的分裂思想,改變患者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允許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的懶惰,貪吃,貪色,幼稚和那個隻想享受的自己。我們不要當聖人,不要當神,世界沒有完美,沒有神,隻有此刻真實的自己,沒有誰更高貴,也沒有誰更下賤,我們就是人。引導患者撥開幻想,慢慢的他就會回到現實,接受現實,知道自己就能抗起八十斤的重量,我們以後就抗七十斤的重量,我們不要超标,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遊刃有餘,我們才會過一個快樂自在的美好人生。在我的眼裡沒有一個人有精神病,我隻是相信他們自己使用自己的潛意識給自己造一個夢想天堂。當一個人的逃避意識足夠強烈,他就會自己造自己的内在世界。當然一定要懂的每一種情況,我們才會走進他的世界喚醒他。三清老師從事心理咨詢多年,從身心靈整體方面做治療,有咨詢的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