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不了解龜的情況下,總覺得龜會到家餓了就會吃東西的,可是龜卻遲遲不開口,讓他們很是頭大。就算是已經養龜許久的老手,其實也是希望看到龜龜盡快開口的,就像心裡的一塊大石頭落下,感覺爽爽的。
龜是天生膽小謹慎的動物,它遇到環境刺激或者有危險時,就會将頭和四肢縮起來保護自己。這種現象尤其是在剛到家或者換了新環境後更為明顯。它是一種很依賴環境的動物。所以經常是不建議随意的大面積改動環境,而到新環境的龜,需要的就是耐心,讓它适應新環境。當然,也存在不少膽大的個體,但不是都能碰到的。
龜到家後最好都是靜養幾天,何為靜養?顧名思義,就是少去打擾拿捏它,給它更多的時間緩解緊張和害怕的情緒,給它調整的時間。所以,一個舒适的環境還是比較重要的,不是說得多麼的奢華,至少要實用。溫度、水質還有陽光、噪音等等,比較适合它的,才會更決定它的适應速度。
我們龜在靜養過程中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環境不好看,就随意的改動,頻繁的變動環境隻會讓龜更加的感到緊張。就更容易引起應激反應了。應激反應,簡單來說就是:環境的幹擾刺激到龜了,導緻龜出現生理上的紊亂,從而導緻各種疾病。可以間接理解為水土不服吧,這樣好理解一點。
給龜留有夠大的空間與自由時間,讓它安靜的待上幾天,慢慢習慣了就會好的。這就是所謂的靜養。當然,活體是有個性的有特性的,靜養是為了讓龜更好的自我調節,并不是靜養後就萬無一失了,就會大膽開口互動了。
龜的開食是龜開始适應環境并且對周邊産生信任的一種表現。但是開食不一定代表龜完全信任和适應環境,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好好對待,一樣是會生病的。
當然,也會碰見那種“硬骨頭”,死活就是不吃,一幅餓死你給你看的感覺。這是有的,小編見過最長開食時間長達兩個月之久。不過長時間不開食,我們也得總結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環境哪裡有不妥之處。包括溫度、水深、還有安靜程度等等。還有就是食物上,用一些鮮美的食物自然是更能引起龜的食欲,也會讓它稍微放松警惕性的。
總的來說就是,要想你的愛龜盡快的融入你的世界,先不能太着急,這樣隻會适得其反。龜龜到家先靜養,熟悉環境是關鍵。自然,作為飼主,環境的布置也很重要的,實用的環境正是龜好的開始,并不是要求得有多麼的奢華。獲取龜的信任,環境又恰當,自然就會開口進食了。這是龜開始與你建立友誼的第一步了。時間的推移,就逐漸真的安家落戶了。
對待養龜,千萬别急,本身就是慢性子的龜,你急它可不急。還是試着放慢自己,也享受一下慢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