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獎金怎麼發?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又快到了,作為諾貝爾獎系列的暖身,我們先來看看諾獎得主都怎麼處理他們得到的獎金,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諾貝爾獎獎金怎麼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又快到了,作為諾貝爾獎系列的暖身,我們先來看看諾獎得主都怎麼處理他們得到的獎金。
1895 年 11 月,AlfredNobel 留下了著名的遺言,根據遺言,他将當時價值 3 千 1 百萬瑞典克朗(SEK)(現值約 2 億美金)的房地産轉成基金,用于設立諾貝爾獎。基金會的收入應“每年以獎金的形式分配給對人類福祉有巨大貢獻的人”,因此,諾貝爾獎除了帶來名氣、聲望、榮譽外,得獎人還得到金錢上的收獲。每年的得獎者會收到一面金牌、講座以及由諾貝爾委員會決定的獎金金額。
1901 年的諾貝爾獎獎金為 150,782 SEK(約 98 萬美元),獎金的金額每年增加,2001 年已達 1 千萬,2012 年因為經濟危機的關系降到 8百萬 SEK(美金 110 萬),自此之後沒有調整過。1 百萬美元即使在扣完稅後還是很大一筆錢,有時候獎金最多有 3 個人共享,因此每個人分得的錢就少了,但即使如此,也不是小數目,究竟這些諾獎得主是怎麼處理他們的獎金呢?是為自己買了奢侈品?投資在研究上?還是進行慈善活動了?
有些諾貝爾獎得主将獎金花在後續的科學研究上。1903 年,Marie Curie 跟她的先生 Pierre 與 Henri Becquerel 因為在放射性物質上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們将獎金投入後續的研究中,這個決定無疑地為他們帶來收獲,Marie Curie 在 1911 年再次獲得諾貝爾獎,這次是因為發現鐳和钋得到化學獎。
有些慈善家得主,像是 Albert Einstein 和 Paul Greengard 就把獎金捐贈給支持他們的單位或人。Albert Einstein 在 1921 年獲得諾獎後,将所有的獎金留給他的妻子 Mileva Maric 以及 2 個兒子,或許,他是想藉此表達對妻子的感激,感謝同樣身為科學家的她協助他進行研究。令人意外的是,他的這個安排發生在他獲得諾獎的 2 年前,也就是他們離婚的 1919 年,将這個分配放入公證文件中。至于神經學家Paul Greengard 則是把他 2000 諾獎的獎金捐給美國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以示感謝,他從 1983 年開始成為該校的教授,然後他創立了一個新的獎項:Pearl Meister Greengard Prize(獎金 5 萬美元),這是專門給女性的獎,用意是對抗科學界對女性的偏見。
有些諾獎得主則是将獎金捐給他們所支持的項目案。比如說 1999 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Günter Blobel 就把所有的獎金捐給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修建城市裡的大教堂并建造新猶太教堂。2006 年物理學獎的得主之一 George Smoot 則是将獎金捐給了基金會,用來支持獎學金和學者,Smoot 說:「這樣做比較有效,如果我自己把獎金留着,美國跟加利福尼亞政府就會課掉一半的稅……這個做法能有更多的錢花在年輕人身上,這有可能改變他們的人生,迎向更好的未來。」至于 2006 年的物理獎得主 John Mather 則是将屬于他的獎金捐給他的John and Jane Mather Foundation for Science and the Arts,這個基金會支持舞蹈、學生獎學金、NASA 實習生的旅行基金等項目。
有很多科學家把獎金花在置産、孩子教育、繳稅、奢侈品上。麻省理工大學(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 Wolfgang Ketterle 是 2001 年物理獎的得主之一,他把自己的獎金拿去買房子以及小孩的教育基金。赢得 1965 年物理獎的物理學家 Richard Feynman 說他會把獎金用來繳日後的所得稅。Paul Nurse 爵士在 2001 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時候,決定買一台高檔摩托車。1985 年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兼經濟學家 Franco Modigliani 把部分的獎金用來升級他的激光級帆船。至于 1993 年醫學獎得主之一的 Phillip Sharp 則是買了一間有百年曆史的聯邦式房屋。另一位英國生物化學家 Richard Roberts 看來是把獎金花在自家門前的槌球草坪上。
思考怎麼運用獎金也是個差事,比如說新科諾獎得主可能忙着參加會議、教學等等,根本沒有時間,2012 年物理獎共同得主 Serge Haroche 就說:「我根本沒時間想那筆獎金,那太花時間了。」不過他也說他有可能會考慮不動産。至于暫時還想不到要怎麼用獎金的人,會先把錢存起來供日後使用,1995 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分子生物學家 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 說:「我那時根本沒動那筆錢。」九年後,她把大部分的獎金捐給了她自己創建的基金會,協助在德國科學界工作的女性。
對和平獎的得主來說,要決定怎麼運用獎金就簡單多了,他們大部分都是公衆人物,比如政治家、活動家、單位組織等,包含2009年得主、美國總統 Barack Obama 和 2012 年的歐盟(European Union)都是捐給慈善單位,其他像 2006 年的孟加拉經濟學家Muhammad Yunus 和 2008 年前芬蘭總統Martti Ahtisaari 則是将獎金用作社會福利項目案的基金。
不消說,我們也很好奇今年的諾獎得主會怎麼分配獎金,不過這當然沒有諾獎本身的意義重要。如果你得到這麼筆獎金,你會怎麼運用?
此文來自科學網Editage意得輯博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