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紅釉瓷器特征

老紅釉瓷器特征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22:02:36

老紅釉瓷器特征(這種顔色瓷器百年不遇)1

瓷器鑒定文物真知堂:

今天是農曆已亥年初一,瓷器鑒定真知堂祝大家新春開泰,事遂人願。

話說這個紫色,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自古以來都是貴色。中國有紫氣東來,紫袍玉帶。古代僅有管局極品者才能服紫。紫色,古代中國多用紫草,也可用紅藍二色染料配色而成,但紫色得來不易,很不容易做成今天這種純正的紫羅蘭色。

而西方,多采用紫蝸牛中提取的泰雅紫,羅馬教廷規定,隻有皇帝和教會的高級領袖才能穿這種紫色的服飾。制備1.5克的泰雅紫就需要12000隻蝸牛,染成一件絲綢的袍子,不知道要犧牲多少條蝸牛的生命。所以極其名貴,就算不禁止,估計也沒幾個人穿得起。

老紅釉瓷器特征(這種顔色瓷器百年不遇)2

在中國,紫袍是臣子最高品級才能服用的,所以瓷器中自古以來也在追求這種貴色。不過,瓷器的紫色相比染料而言,更難成功。所以,著名的宋代定窯的紫定,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就是一種醬紅色。根本不是現在認為的紫羅蘭色。明初的所謂白釉醬花瓷器,其實當時是被叫做紫花的,因為當時隻能燒出這種紫色。這種紫,就是所謂的紅得發紫的那個紫,也就是紫禁城的那個紫。屬于用朱砂紅一層層塗抹後日曬雨淋天長日久的那種紫紅色,而并不是今天人們熟悉的紫羅蘭。

老紅釉瓷器特征(這種顔色瓷器百年不遇)3

真正的紫色瓷器,應該是明中期之後才燒制成功的,采用的是青花料的尾礦,叫做叫珠的材料制成。我們知道,國産青料主要成分就是氧化錳,而氧化钴含量隻有原礦的2%-5%左右,一般都隻有不到2%。而進口青料含氧化钴一般都在10%以上,所以國産青料作為青花發藍的顔料而言,品質不高。後來景德鎮發明了水洗,火鍛等方法,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還發現了相對而言更富的礦藏雲南珠明料。浙江所藏的青料品質也比江西土産的要好,終于在清代解決了青花彩繪的原料問題。

老紅釉瓷器特征(這種顔色瓷器百年不遇)4

這個國産料畫藍不行,但是畫紫就是它的老本行了。景德鎮瓷業工人在長期實踐中發現,如果提取了氧化钴之後的國産青料尾礦,再用在瓷器上就能呈現出極為靓麗的紫羅蘭色,這就是氧化錳的呈色。

有朋友要問了,為什麼以前沒有能燒出這種紫羅蘭色,而是到了明中晚期才燒成呢?原因在于,氧化钴着色能力特别強,哪怕是國産料含氧化钴成分那麼低,一樣燒出藍色而燒不出純正的紫色。

老紅釉瓷器特征(這種顔色瓷器百年不遇)5

而隻有等到景德鎮工匠發明了煅燒國産青料原礦,提純氧化钴之後,其尾礦裡的氧化钴含量急劇降低,此時氧化錳這種呈色劑才跳出來綻放自己的色彩。而在這以前,工匠們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調配出紫羅蘭這種貴色的。

這就好像氧化銅發出鮮豔的牛血紅色一樣,這種發色需要在機緣湊巧的前提下,窯溫,氣氛,顆粒細膩度,釉水配方都達到符合條件時才能偶然産生。在古代沒有化學分析作為燒制原理的時候,這些就完全靠某個掌握訣竅的工匠才能為之。所謂鮮紅土,也極為關鍵,缺乏這種天然的原料,紅色對于古代瓷業工人,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老紅釉瓷器特征(這種顔色瓷器百年不遇)6

所以,真正的紫羅蘭色瓷器最早出現在明中期。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現在還無法斷言。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紫羅蘭色瓷器一出現,就極為名貴,燒制難度也大,所以存世的明代紫羅蘭色瓷器非常少見,升值根本沒有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上過,也幾乎沒有什麼專家學者對它進行研究,更沒有收藏家進行專項收藏。

每一件紫羅蘭色瓷器,都堪稱鳳毛麟角。目前大部分收藏在海外,國内罕見明代真品。有緣遇到,不可錯過。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曆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鑒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曆史文化和文物鑒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鑒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