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籍;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歸藏》已經失傳,現存于世的隻有《周易》。
我們看《周易》要從中看出為什麼吉,兇,悔,吝,無咎,對我們今天的為人處世有什麼啟發。
下面來聊聊“謙卦”,根據字面意思,也就是謙虛之卦:
1.謙,亨,君子有終
謙卦,亨通,君子最終有成就。
君子如果謙虛,那是會善終的,首先從語言上就要謙虛,謙虛品格的人會有好的歸宿;同時這種品質要自始至終保持。
2.彖(tuàn)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yú),君子之終也
謙,亨:謙卦是亨通的。
天道下濟而光明:天之道,其氣向下,利益萬物而光明,有如太陽一樣。
地道卑而上行:地之道,其氣向上,滋養萬物而顯得卑順。
天道虧盈而益謙:天之道,減少盈滿者而增加謙卑者;“虧盈”就是減少盈滿,“益謙”就是增加謙虛;天道始終是公平的,太滿的東西就會讓它虧掉,太虧的東西就會讓他滿起來。
地道變盈而流謙:地之道,改變盈滿者而福佑謙卑者。地道和天道一樣,也是不喜歡盈滿的,一到滿的時候,就讓它虛掉,“流謙”就是水往低處流。
人道惡盈而好謙:人之道,厭惡盈滿者而喜好謙卑者,讨厭那些驕傲自滿的人。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為人處世始終能夠謙虛低調,顯得光明積極;低下的人是不可超越的,越是謙虛越是不可戰勝。
老子:水善利萬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與之争。
這是一種大智慧;這是君子終有成就的原因,因為始終保持謙和的态度。
3.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稱物平施
地中有山,謙:地面有山存在,就是謙卦;山本來是高出地面的,說明山謙虛了。
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君子得到啟示,要減損多的,增加少的,使其得到平衡,這樣才能達到最終和諧。
4.六二,鳴謙,貞吉
雖然出了名,但是言談照樣很謙虛,一直堅持下去,就能夠吉利。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雖然出了名,但還是謙虛,就能夠順順利利;這是内心思想品德的體現。
有了内心滿足,能夠知足常樂,知足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謙遜的;出一點點名,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最終名聲事業都是短命的。
5.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有了功勞始終謙虛,非常不容易,最終是吉祥的,最終是能夠有成就的。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有了功勞,依然是謙虛的君子,老百姓都心服口服。
6.六四,無不利,㧑(huī)謙
隻要發揚謙虛的美德,就能夠無所不利。
象曰:無不利,㧑謙,不違則也。
發揮謙虛的美德,就能夠無所不利,這是因為不違背天地法則。
相對而言,驕傲自滿是阻擋一個人繼續進步的最大攔路虎。
春秋時期莒(jǔ)國的一位神童,雖然隻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後世尊項橐(tuó)為聖公。
《戰國策》:夫項槖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zī)矣;君其試焉,奚(xī)以遽(jù)言叱(chì)也?
7.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鄰:雖然富有,卻不向鄰居炫耀。
利用侵伐,無不利:可以用這種謙虛的精神,去征讨那些驕傲之人,無所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利用謙虛之心去讨伐那些不謙虛的,驕橫不順的人,就能夠無所不利。
不虛心的人,也就是驕傲的人,最終是沒有好處的。
謙卦告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謙虛,一直到成功之後都要謙虛。
謙虛不僅僅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态度,更是一種高妙的人生境界。
隻要謙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吉利的;低調做人,低調做事,肯定能夠成功,這是一種人生大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