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健脾祛濕又寒涼的湯

健脾祛濕又寒涼的湯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5-12 17:55:04

前不久我們迎來夏至節氣,這标志着炎熱的盛夏來臨。然而,今年有點特殊,近10年來罕見地持續強降雨天氣,讓廣州進入了“濕熱焖煮模式”。

暑濕特别容易困阻人的陽氣,人往往有食欲差、周身不爽、疲倦、乏力等不适症狀。

因此,今天我們結合時令特定,圍繞“健脾、祛濕、清熱”等話題,為廣大讀者提供對付濕熱的養生之法。

祛濕三大法中藥祛濕

常用的祛濕中藥有三大類。

01芳香化濕

藿香、佩蘭、蒼術、砂仁、白豆蔻、厚樸、草果等——主要适用于寒濕類。

02清熱燥濕

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苦參、茵陳、金錢草、田基黃、溪黃草、垂盆草等——主要适用于濕熱類。

03利水滲濕

茯苓、澤瀉、豬苓、赤小豆、車前子、車前草、通草、燈心草等。若與芳香化濕類配,治寒濕類;如與清熱燥濕類配,治濕熱類。

如果是脾虛生濕,還需配上補脾祛濕功效并見的藥物,如白術、扁豆、五指毛桃、芡實、黃芪(可利水)等。

另外,濕容易阻遏氣機,治法上“氣行則水行”,所以祛濕方中常配行氣藥,比如陳皮,行氣燥濕,健脾化痰功效齊備。行氣與祛濕功效并見的常用藥物還有砂仁、白豆蔻、厚樸等。

清爽除濕

持續的降雨,加上天氣炎熱,這種氣候特點對于人體來說,容易導緻出汗、困倦、乏力、厭食的症狀。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内分泌科主任呂雄介紹,這就是中醫說的,濕熱困脾。此時,可适當調整室内溫度,必要時降低室内濕度,會讓人覺得環境涼爽,改善困倦的感覺,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另外,出汗後及時洗澡,保持身體幹爽,也是避免濕熱邪氣傷人的主要方法。“香茅等芳香化濕類藥物具有醒神通竅的作用,能使人感到神清氣爽。“如果在洗澡時放點香茅,不僅香氣四溢,而且洗完後人的皮膚會感覺很幹爽,連出汗都變少了。” 呂雄說。

飲食祛濕

潘毅教授指出,薏苡仁、五指毛桃、芡實、黃豆、赤小豆、黑豆、冬瓜、陳皮、荷葉、土茯苓、馬齒苋、玉米、高梁、荞麥、大麥、白果、蓮子、胡蘿蔔、芥菜、海帶、紫菜等均是祛濕的常用食材,可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單用或排列組合地換着用。

健脾祛濕又寒涼的湯(今日養生方去暑濕别錯過這款湯)1

【注意】

薏苡仁、土茯苓、赤小豆等利水力較強,孕婦慎用。

食療方推薦土茯苓赤小豆老鴨湯

健脾祛濕又寒涼的湯(今日養生方去暑濕别錯過這款湯)2

【材料】

土茯苓 50 克、赤小豆 100 克、薏米 50 克、老鴨 1 隻、 陳皮 1 瓣、 生姜 2 片。(3-4 人份)

【做法】

1. 把赤小豆和薏米提前浸泡 1 小時。

2. 老鴨焯水,洗幹淨。

3. 把全部食材放進瓦煲裡。

4. 加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 1 小時,加适量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

利濕除煩,清熱健脾。

中醫認為,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它具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的功效,而赤小豆也是常用的祛濕藥材,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健脾祛濕又寒涼的湯(今日養生方去暑濕别錯過這款湯)3

薏米也是傳統的藥食兼用藥材,其性味甘、淡、涼,功能主治清熱、健脾滲濕,除痹止瀉。

健脾祛濕又寒涼的湯(今日養生方去暑濕别錯過這款湯)4

總的來說,此湯有清熱祛濕,通利關節,健脾解毒的功效。但孕婦、脾胃虛弱、體寒的人群不宜食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圖/羊城晚報資料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