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越野,尤其是硬派越野車,大家都特别關注是幾把鎖,畢竟開硬派越野的不差錢,鎖少了不放心是吧?土撥鼠又扯淡了。
三把鎖,前橋差速鎖、後橋差速鎖以及中央差速鎖。
按理說,比較原始的車輛,比如馬車,一根車軸挂兩個轱辘,本身就是上鎖了,因為沒有差速,隻有後來人們發現,一根車軸兩個轱辘有問題,轉彎時,假設地面平直比較平直,外側車輪永遠比内側車輪要走更遠的距離(如果地面不平直,假設内側車輪接觸的地面坑坑窪窪,外側比較平直,那實際距離,也許内外都一緻,則不用考慮差速問題,但實際這種情況很少見,也不是普遍現象,所以為了嚴謹起見,才用假設地面均比較平直表述)。
這種時候,如果一根車軸,外側的車輪就該打滑了,因為同樣的轉速,外側車輪要走更遠的距離,隻能“轉動 滑動”才能完成,因此人們發明了差速器。差速器還是很讓中國人驕傲的,因為這個機械發明,不是歐美日這些國家,也不是其他國家,正是我們自己,中國人發明的,它最早的應用是指南車。
上圖的指南車複原車輛,兩個輪子不是一根軸銜接,而是斷開的,通過中間的齒輪鍊接兩側的齒輪,通過計算的齒輪比,始終可以讓上方的人偶手指始終指向同一個方向,無論車輛怎麼轉彎,人偶都保持一個方向,因此使用時,先對準一個已知的方向,比如南方,然後你就拉着走吧,走到哪裡,人偶手指的方向都和開始設定的方向一緻,這就是指南車的原理。
當然,後來應用于汽車上的差速器不知道是否受到了中國指南車的啟迪,因為原理是一樣的。
上圖很明顯,實驗者手按左側車輪施加阻力,右側車輪在差速器的作用下,相當于車輛轉彎時,内側車輪阻力大進而轉速減少,而外側車輪阻力小,轉速增加,由此讓兩側車輪實際通過轉動完成的行駛距離相同,從而消除車輪打滑這種弊端。
但問題來了,在鋪裝路面,差速器很好地解決了車輪打滑問題,但是在野外惡劣路況中,比如輪胎陷入泥地從而打滑空轉,差速器會忠實地繼續向這個打滑的輪子輸送扭矩,結果是不打滑的輪胎沒動力,打滑的輪胎獲得更多轉速繼續打滑,從而車子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這有些類似于公司上班,有的人完不成任務,但老闆還硬是多給他錢,而能完成任務的反而沒錢,結果最後沒拿錢的能人不幹活,拿到錢的庸人幹不了活,最後就停滞不前了。
而車輛遇到這種陷于其中的時候,一個解決方案是拖車,讓車輛脫困。
還有一個解決方案則是加裝差速鎖,鎖止差速功能,讓車輪還是如同原始狀态那種硬連接,這樣動力分配相同,空轉的輪子繼續空轉,但是之前得不到動力的輪子也獲得動力,從而幫助車輛脫困。
如果是四輪驅動,頂級的配備是三把鎖,前橋差速鎖(專門鎖止前面兩個輪子差速器的),後橋差速鎖(專門鎖止後面兩個輪子差速器的),中央差速鎖(鎖止前後橋差速器的)。
三把鎖都鎖止,換句話說,本來任性自由的四個輪子就被捆為一體,集中力量共同脫困,大大提升越野能力。
目前市面上很多越野車輛都說自己有鎖,有的說有三把鎖,這裡有個混淆,理論上,三把鎖就是說的是三把機械式差速鎖,機械差速鎖才是硬派越野的利器,至于類似的限滑差速器,隻是部分鎖止功能,和真正差速鎖還有一定距離。
擁有機械三把差速鎖的,目前市面上大G是其中之一,不過價格嘛……還有個便宜的,十幾萬,瓦滋獵人,三把機械差速鎖,但感覺這個車賣點就是鎖,賣鎖的,其它地方真沒法替其在美言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