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船計劃2.0#
單位交社保和個人交社保有什麼區别?
這個問題是困擾在靈活就業人員心中心一個疑問。如果你是靈活就業人員,你想挂靠單位交社保,不知道是否劃算,不了解有什麼區别。那我告訴你據有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的人員,你不改變自己身份,挂靠私有企業,因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不會讓你挂靠,即使要你挂靠他要交五險一金你是不劃算的,因為你不是真正的職工,人家單位交的所有費用都會代交後要你買單,要知道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的費用是不同的,因以職工繳費單位承擔的費用與個人承擔的費用加起來比靈活就業人員個人承擔的費用要多。還要多繳三險。即使在私企光養老金一項挂靠,單位要繳16%統籌個人要繳8%加起來24%,單位代繳後是要你買單的,而以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費,統籌隻交12%個人交8%,加起來20%自己承擔,兩者比較挂靠要多4%的費用,如果一年社平6323元按100%購買,多繳費用=6323*0.04*12=3035元。如果按60%繳費一年多承擔萬費用3035*0.6=1821元,但挂靠單位繳費與靈活就業身份退休隻要繳費指數一樣養老金是一樣的多,如果以35年0.6指數繳費要多繳繳費用1821*35=63735元,因每年社平要漲那麼至少要多繳10多萬元。
自己是靈活就業人員如果不想挂靠單位,隻是想了解一下單位職工與自己繳費情況及養老金有什麼不同,那我也可以告訴你,靈活就業人員與企業職工不可比,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更不可比,與央企和壟斷企業職工也更不可比。因為養老金繳費是多繳多得,多繳後個人賬戶額多,指數高計算的基礎養老金多,而且職工中人有過渡性養老金用于不繳費的視同年限發的補充性養老金,企業職工都比不上機關事業職工多,但靈活就業人員是沒有的,而且繳納同樣指數才能拿同樣多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包括過渡性養老金)但繳同樣的指數職工與靈活就業人員付出個人費用是不一樣的,因為職工隻承擔個人部分8%而靈活就業人員統籌12%和個人8%都需自己承擔總計承擔20%,也就是說買同樣指數拿同樣的養老金(不含過渡性養老金)得多出2.5倍的費用,因此職工可買高指數,而靈活就業人員買不起高指數,一般隻交0.6指數。另外,壟斷國企、央企及機關事業單比如有年金等一些優厚政策,及機關事業單位的高的視同繳費指數優待待遇,靈活就業人員和下崗職工是沒有的,國企工資高有買高指數單位承擔的條件而靈活就業人員也是沒有的,就連私企員工這種最底層的人員可享受單位統籌繳費待遇,但靈活就業人員都沒有,所以靈活就業人員及下崗職工養老金也就會最低,這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這就是單位職工交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個人交社保的區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