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國門一定比閉關自守更有意義嗎?并不是。
國門是啥?古代社會,除了清朝末年,國門外的世界真的是歐美這樣的發達國家嗎?并不是啊。那是蒙古草原上磨刀霍霍的遊牧民族,那是在熱帶雨林裡刀耕火種的南蠻,那是在守在中原王朝邊上,嗷嗷待哺,等待中原王朝救濟的落後小邦。
放眼望去,普天之下,也就中原王朝最發達、最先進、,最令人心馳神往。
那麼問題來了,我打開國門幹什麼?是太悶了想透透氣嗎?
統治者作為一國之主,當然應該有胸懷天下的氣度和眼界,但是中原王朝已經足夠大了,統治者已經吃撐了,那麼統治者何須勞時費力去征服那些從來就不适合發展農耕文明的熱帶雨林、北國雪原以及高山之巅?
所以從維持統治的角度,統治者尤其是漢家王朝的統治者,是不會,也不應該打開國門,擁抱世界的。
但是沒有動力打開國門,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定要閉關自守呢?當然不是,要知道封建時代本質上是“人治”的時代,也就是說統治者的個人意志直接決定了帝國的内政外交。那麼父親善于開疆拓土擁抱世界,兒子卻偏向閉關鎖國自力更生的例子屢見不鮮,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雖然人治是随機不确定的,征服那些落後的蠻夷之地,确實是個吃力不讨好、光投入沒有回報的活兒。但是中原王朝卻有兩個不得不打開國門的理由:
一是任何帝王都有虛榮心;
二是任何中原王朝都需要安全的周邊環境。
虛榮心好理解,畢竟辛辛苦苦奮鬥了一輩子,打下了一個太平盛世,光自己抱着傻樂總感覺缺點什麼。俗話說分享才能快樂,不讓周邊的蠻夷感受一下中原王朝的輝煌似乎是說不過去的。
中原王朝,從來就不稀罕周邊蠻夷小國進貢的土特産,但他們的崇拜和掌聲還是必要的,最起碼能夠自豪感爆棚并且名垂青史。朱棣時期的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那麼帝國的周邊安全和打開國門與否有必然關系呢?
首先我們要明确的是:周邊的蠻夷,特别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中原之地的觊觎。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原王朝除了修長城進行全線固守,似乎沒有使帝國周邊變得更安全的辦法。
漢武帝說:“其實朕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骞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聯絡被匈奴驅逐的大月氏。根據漢武帝的設想,漢朝和大月氏分别在東西兩個方向對匈奴進行夾擊,争取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消滅匈奴這個北方大患。
雖然因為大月氏人的不配合,漢武帝的戰略沒有成功。但是卻為後代提供了絕佳榜樣,比如明朝為消滅蒙古大患,挑撥鞑靼和瓦剌相互攻伐。
所以從統治者加強統治的角度出發,絕對是不希望對外開放的,但是對外開放又是必須和必要的,所以曆朝曆代的封建統治者就在這樣的矛盾中來回搖擺。
而這種搖擺在什麼時候能夠穩定下來呢?當然是在王朝的中後期。此時帝國的國力由盛轉衰,不僅失去了對外開疆拓土的能力,同時對于周邊國家的觊觎和入侵也表現得力不從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統治者自然是希望閉關自守。因為閉關自守,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客觀上延長了這個王朝的壽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