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7:45:50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交彙點訊 “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2月3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鬥轉星移”制定,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這意味着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今日立春臘月裡)1

《史記·天官書》将立春稱為“王者歲首”:“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春季為四時之首,立春既是春季之始,又是一歲之始。 作為“四立”之一,立春标示着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涵蓋光照、降水、氣溫等各方面。立春正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随陽氣上升而萌芽生長。這時節的自然界,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今日立春臘月裡)2

立春時節,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不過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會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過了立春,在我國的北回歸線及其以南一帶,大約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已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立春”的具體節律并不适用于全國各地,此時節93%的陸地面積都還是冬季,在黑龍江,甚至要到谷雨或立夏時才能進入春天。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今日立春臘月裡)3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産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作為節氣之首,立春對于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迎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時段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有關立春的一系列民俗活動。在這一天,人們要在郊野組織迎接春天之神的儀式,後來還流行迎接青衣青帽打扮的“春神”。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今日立春臘月裡)4

立春,朝廷會舉辦春社大典,組織官員宴飲并且還要給大臣賞賜。在民間,則以宗族和鄉鄰為單位,組織大規模的集體祭神活動,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春社的酒肉貢品,熱鬧非常。晚唐詩人王駕曾經專門做詩,描述當時鄉裡春社飲宴的勝景:“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宋代以降,皇家十分重視立春“打春牛”活動,以祈求人勤物豐。另外,民間還有迎春、探春、咬春等各種活動。杜甫在《立春》詩中寫到:“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饋送親友或自食以迎春。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今日立春臘月裡)5

很多人都注意到,今年立春有些特别,是在牛年春節之前的臘月二十二,這樣一來,農曆牛年就沒有立春的節氣,因此牛年被稱作無春年。 過去,有“無春年”不吉利的說法,其實,這隻是農曆曆法安排的結果。為了适應寒暑變化,古人在農曆中每逢19個年頭會加入7個閏月,那麼,19個年頭裡就有7年沒有立春,7年雙立春,5年單立春。所以,抛開曆法,大自然中,不會有哪一年春天不如期而至,就像宋朝鄧深《臘月立春》詩中描繪的早春:“柳條弄色舞輕風,不與尋常歲暮同。寒氣望塵先斂退,陽和和轫已交通。”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今日立春臘月裡)6

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此時節健康養生需注意保護陽氣,可從飲食、起居、心理和運動等方面進行養生。 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萬物萌動的春天,也易滋生細菌,應特别注意講衛生,防蟲害,多開窗通風,防止疾病發生。春季的氣候特點是以風氣為主令,風寒邪氣易緻病,所以還需注意防風保暖。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趨于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春季飲食養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春天是肝旺之時,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今日立春冬去春來(今日立春臘月裡)7

交彙點記者 吳紅梅

圖源:視覺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