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對人口問題的理性認知後,再讓我們具體分析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
比較突出的有四個方面,大家都能看在眼裡。
第一,老齡化問題。
去年底,全國65周歲以上的老人突破了2億,達到14%。
這标志着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65歲,還是未來延遲退休的年齡線。
很多人對老齡化無感,可是對延遲退休恐怕會很有感覺。
未來10年,還會有一波波退休潮到來,我們終将生活在銀發社會之中。
大家都樂見壽命延長,但老來難也是大問題。
頭些年,不少地方做起夕陽産業,把養老當成生意,開發了許多康養項目。
事實證明,康養項目的市場很狹小。
原因很簡單,我們是未富先老,大多數老人沒錢去享受康養。
可以奢侈享受康養的,畢竟還是極少數。
并且,如果把養老做成産業和生意,恐怕是繼教育、醫療産業化後的又一敗筆。
養老是公共服務,也涉及公平問題。
如何破除各種身份差别,相對均衡地調節養老資源,實行公益、普惠的服務模式,縮小養老上的貧富差距,這是很大的責任,也是很難走的一條路。
第二,少子化問題。
不願意生孩子也會傳染,你不生我也不生,大家都躺平。
任澤平研究發現,生孩子還得靠75至85年齡段人群,90後、00後根本指望不上。
客觀上90後、00後本來人數就少,他們的思想觀念變化也發生深刻變化,再加上生存壓力負擔,實難扛起拉動生育的重任。
可是叔父輩的70後、80後也老了,他們就活該受苦受累嗎?
即便三胎已經放開,實際釋放的生育潛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今年隻新增48萬人,并且二胎貢獻了40%的新生人口。
2022年會如何,預估情況很不樂觀。
最大可能是負增長。
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邁過了一道關鍵的門檻,問題正發生質的變化。
第三,打光棍問題。
剛剛與老家同學通了電話,他說幾乎每個村都有一二十個光棍。
女孩結婚很現實,必須縣城有房,否則免談。
男多女少情況下,這是婚姻市場的必然。
很遺憾,隻能用“市場”來定位婚姻。
因為現實就是如此,沒必要回避和掩飾。
最新統計顯示,全國男性比女性多3490萬人。
這是整體數據,還要考慮到女性平均壽命較長,以及各年齡段人口分布等因素。
專家預測,在婚育期人群中,5個男性中會有一個找不到配偶。
他們倒是想生孩子,可是連結婚配偶都難,拿什麼來生?
結婚才能生育,是不可違逆的基本規律。
男性絕對過剩,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
再長遠考慮,待光棍們進入老年,更會産生巨大的養老包袱。
數以千萬計的光棍,到哪裡給他們找适合婚配的年輕女性?
這是最大的痛點和堵點,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焦點。
以前文章中也多次提到,這裡不再詳細論述,除了打開大門娶“洋新娘”,敲破腦殼也想不出更好辦法。
娶媳婦也是民生問題,開閘放水迫在眉睫。
第四,流動性問題。
分離之苦,會制造很多人性災難。
目前,全國5.04億人戶分離,3.85億流動人口,一代戶家庭接近50%。
雖然流動能夠創造機會,産生活力,然而大範圍、長時間流動則讓人産生乏力感。
沒有歸宿的流動,意味着背井離鄉、居無定所、家庭分裂。
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城市安不下肉身,老家放不下靈魂。
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地區差異的管理壁壘,把傳統家庭撕得四分五裂。
家庭穩定下來,什麼問題都好辦。
當人傾盡全力奮鬥卻穩不下來時,何談結婚、何談生子、何談養老?
結 語
人生中沒有永恒的歡笑,也沒有永恒的悲苦,隻有永恒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解決人口問題,就是解決我們自己的個人問題,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問題。
身處時代洪流,相信大家對以上四個問題都能感同身受。
繁衍生息、養兒育女,既尋常也神聖。
歲月無情催人老,餘生有涯尚可為。
敬畏自然,遵從内心。
作為個體,我們無法左右大環境、大政策,但需要深刻洞悉社會的變化、家庭的變化、自己的變化,作出最契合天道人倫的選擇。
其實,生幾個無所謂,活多久無所謂,累不累也無所謂,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自由。
重要的是,我們要熱愛生活、感受幸福、擁抱希望。
此乃生而為人的高貴與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