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人們提起孫悟空這個角色,永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六小齡童。為何六小齡童可以擁有名氣和利益,如今卻成為了被衆人嫌棄的那一個。
自毀前途其實利欲熏心
那些年,每到暑假,所有人都期待的一部電視劇就是86版的《西遊記》。這部讓楊潔導演費盡心力的電視劇,成功火了,而火起來的不僅僅是這部電視劇,還有其中飾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
這個讓所有人都喜歡的孫悟空,成了所有人眼中的經典,後來再多的飾演者,都比不上這位讓孫悟空活過來的六小齡童。曾經人們提起六小齡童都是尊敬和喜愛,如今提到六小齡童卻是厭惡和不喜,究竟是因為什麼?
改變六小齡童心态的一切的開始,應該是2016年猴年的春晚。那一年的春晚央視并沒有邀請六小齡童參加,這一舉動引起了不少觀衆的不滿,而且那一年春晚的收視率不高,龐大的支持和喜愛,成了“打垮”六小齡童的第一步。
捧殺也是殺,可這種方式,比封殺和雪藏更加緻命。這種強大的粉絲基礎和動力,讓六小齡童的心逐漸改變,從自信走向了自大。并且在六小齡童心中,他成為了唯一的孫悟空,真正存活在世間的那位齊天大聖。
如果說這些隻是給了六小齡童自信,不足以讓觀衆讨厭,那麼接下來的行動,才是真正讓六小齡童走下神壇的原因。
所有人應該都知道,《西遊記》拍攝時的環境和工具,并不是最先進也不是最好的。楊潔導演為了拍攝這部電視劇,花費的不僅僅是一顆心,她閱讀了無數的文章和資料,整整拍攝了六年,她将自己的時間奉獻在了這一部電視劇中。
然而這部電視劇,楊潔導演卻逃避了整整十年,沒有看過一集,原因竟然是那個讓大家尊敬的六小齡童。
最開始的選角時,猴戲出身的六小齡童有着性格和行動的優秀潛力,可楊潔導演是不認可六小齡童的演技的,送六小齡童去學了一個多月才認可了他,也許這時的種子就已經埋下了。
六小齡童不止一次在片場聯系其他幾位演員,去排斥楊潔導演,甚至孤立她。這樣的做法不禁讓人感覺心寒,楊潔導演可以說是六小齡童的一個老師,這樣的行為真的有尊敬老師嗎?
後來楊潔導演去世了,六小齡童作為學生,面色沒有半點難過,甚至沒有為這位老師哭一次。反而在進行采訪時,六小齡童還在宣傳自己的新作品,第一次讓粉絲寒了心。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師重道尊敬長輩,六小齡童不曾做到,網友們看到的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
不尊重《西遊記》的原作者
這部讓六小齡童火起來的書,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那個叫做吳承恩的人寫作出來的。六小齡童可以選擇為吳承恩推廣《西遊記》,可六小齡童沒有這麼做,他将書皮放上自己的照片,将這本書以自傳的形式發布了。
每一個著作的作者都應該受到後世人們的尊敬,六小齡童沒有這麼做。如果說改編書籍還是一件小事,真正讓人們大跌眼鏡的是另外一件事。吳承恩故居,一個讓人們緬懷吳承恩的地方,被六小齡童挂上了自己的照片,這個地方似乎成了他私人的展館。
過度的消費吳承恩,讓六小齡童的口碑一度下降,也讓人們知道了他的所有不好。如果說是人們的喜愛給了他動力,那麼現在支持六小齡童的,就是他那顆想要經濟效益的野心。
明星之所以能夠紅,是靠着強大的粉絲基礎以及粉絲的喜愛。可以說每一個明星對于自己的粉絲,都是珍惜的,可六小齡童是例外,他從不珍惜粉絲,認為一切都是他應該得到的。六小齡童的簽售書會,很多人都因為這個孫悟空的名頭去了。
六小齡童簽名以後将書籍随意扔給了去的人,這樣的舉動可以說是不尊重任何人。每一個人都值得收到别人的尊重,而不是随意的對待。這樣的行為讓六小齡童的口碑和路人緣,幾乎全部敗光了。
在六小齡童的心裡也許他還是那個受萬人尊敬的,沒有他不行的齊天大聖,可現在已經不是了。為了求得最後一絲經濟效益,“财迷”六小齡童,消費觀衆們的情懷拍攝了電影《财迷》,然而卻成了一個污點。
人們說六小齡童走不出孫悟空這個角色,電影裡無論演什麼角色,都是曾經那個樣子。電影的主題不明确,讓觀衆看的糊裡糊塗,成為了一部利用情懷圈錢的電影。六小齡童的神壇生涯就此結束,他自己将那個可以輝煌的前途毀滅了。
這些後果都是六小齡童自己造成的,他本來可以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老藝術家,然而那顆被利益污染的心卻讓他一步一步走向了不歸路,六小齡童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了。
經典是經典,卻可以有多重理解
時代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在不斷改變。對于經典作品人們總是有着新奇的想法,将它和現代社會進行連接。而六小齡童卻不贊同這種想法,他不止一次的說過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甚至認為這部電影是不适合存在的。
可這不是一個封閉的時代,所有思想和做法都可以得到每個的認同,因為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想法絕對相同的兩個人,每個思想都是正确的。
時代在改變,思想在進步,不能夠因為一個人的想法而改變整個世界的想法,也不能讓一個人的想法成為每個人的想法。六小齡童的孫悟空是經典,可卻不是唯一的經典,每個人對于經典的理解不同,看法也不同。也許在别人的眼裡,别的孫悟空就是那個經典。
六小齡童因為自己的想法,而想要去改變别人的想法,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道德綁架”,這樣的做法隻會讓别人和他越走越遠。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的場面,很多時候會被别人誇獎。也許會讓你的内心膨脹,但是我們要記住的是,永遠不要讓自己成為那個被掌聲和誇獎,混亂了内心的人。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