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根據時間計算工時函數

根據時間計算工時函數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9 21:07:07

根據時間計算工時函數?一、概述 秒表時間研究是在一段時間内運用秒表等計時器對操作者的作業過程進行直接、連續地觀測,把工作時間和有關工作的其他參數一起記錄下來,并結合組織所制定的寬放政策,來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标準時間的方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根據時間計算工時函數?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根據時間計算工時函數(秒表法制定标準工時)1

根據時間計算工時函數

一、概述

秒表時間研究是在一段時間内運用秒表等計時器對操作者的作業過程進行直接、連續地觀測,把工作時間和有關工作的其他參數一起記錄下來,并結合組織所制定的寬放政策,來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标準時間的方法。

秒表時間研究是采用抽樣技術進行研究。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面的科學的調查方法。它是按随機的原則,抽選總體中的部分單位進行調查,以推斷總體的有關數據的方法。秒表時間研究以生産過程中的工序為研究對象,在一段時間内,按照預定的觀測次數利用秒表連續不斷地觀測操作者的作業,然後以此為依據計算該作業的标準時間。由于觀測的時間是限定的,而且是連續觀察的,所以是密集性抽樣。

由于測定時間的選擇完全是随機的,無任何主觀意圖的影響,因此觀測結果應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另外,用秒表測時法進行觀測的次數是根據科學的計算确定的,是能保證規定精度要求的次數。觀測結果的誤差可在觀測之前根據抽樣的次數和總體中各單位時間标志的差異程度,事先通過計算,将其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内,因此計算結果比較可靠。

秒表時間研究主要用于對重複進行的操作尋求标準時間。重複作業是指具有重複循環型式的作業,重複循環期間持續的時間,大大超過抽樣或觀察所需要的時間。當作業具有單獨的重複循環,分循環或有限的幾種循環時,可以用秒表時間研究法。

許多工業生産和日常事務工作,都可以使用這種技術。當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一些技術。我們必須理解所有這些技術,才能選擇一種最可取的技術。另外,這種技術限用于實際進行的手工的、重複性的工作。它不能用于工作開始之前去确定标準。但隻要通過一次短期的試驗,就足以提供必需的數據。

二、秒表時間研究的步驟

進行時間研究需要掌握一套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同時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獲取被觀測者的信任和合作,以保證觀測數據的準确性,并能進行正确判斷,取得時間研究成功。時間研究的步驟如下:

1.收集資料, 确定研究對象

沒有經驗的研究人員最普遍的錯誤就是忽視測時之前收集分析所需要的充分資料,有經驗的人員都理解事先充分準備的必要性。那麼,時間研究人員需要收集哪些資料呢?從前述的時間研究表格可以觀察到應收集的一些信息,具體來講包括以下數據:

(1)與時間研究有關的基礎信息資料。

(2)操作方法數據。未經方法研究而進行的時間研究沒有實際意義。操作方法的改變必然帶來标準時間的變化。因此,時間研究人員在測時之前,要調查、判定該操作是否進行了方法研究,各操作單元是否确定了操作标準。

(3)産品或零件、材料的數據。收集能正确識别制造的産品或零件的數據。時間研究所采用的材料應為标準規格材料,不同材料所用的工具不同,加工時間也不同。

(4)設備數據。機器設備的性能影響加工方法以及加工時間,不同性能設備對同一件産品的加工時間自然不同。

(5)操作者的數據。一般而言,應選擇具有承擔該項工作所需的智慧和能力,受過适當訓練,擁有平均熟練程度,且願意與時間研究人員合作的工人即可。收集的資料包括:操作者的姓名、性别、文化程度、操作經驗及技術水平。

(6)有關作業環境的數據。作業環境中影響操作者的生理與心理的數據,這些條件對作業評定和确定寬放時間具有直接作用。

2.作業分解——劃分操作單元

作業分解是指為便于觀測和分析而将某一作業加以細分成若幹個操作單元。秒表測時是以操作單元為單位進行觀測記錄的,并非其操作的總時間。所有個别單元的時間之和等于整個操作時間。

1.作業分解的原因

(1)總時間内所包括的動作,數量多且性質複雜,很難評比其快慢。劃分單元後,每一單元的動作數量較少,并且性質相同,評比會更容易、準确。

(2)操作者在整個操作中,其動作速度很難保持一緻,也許有些單元速度較快,另一些又較慢,有些也許正好,所以如對每一單元個别予以評估,則動作快慢可作較精确的調整。

(3)各單元分别評比,使标準時間更為精确,尤其高度疲勞單元應獨立,這樣其疲勞寬放時間的确定會更加合理。

(4)每單元予以詳細說明,并求其标準時間,則詳細的操作規則即可産生,且以後如某單元需更換動作,則可直接修正本單元時間。

(5)劃分單元後,每個單元再給予詳細的說明,不但可作為介紹整個操作的說明,并且還可用其作為“标準操作”培訓新人。

2.作業分解的原則

劃分單元正确與否直接影響秒表時間研究的質量,對于已經标準化的操作過程,劃分單元時應注意下列原則:

(1)單元之間界限清楚,每一單元應有明顯易辨認的起點和終點。

(2)各單元時間長短适度。一般來說,單元時間愈短愈好,一般認為以0.04min為宜。

(3)人工操作單元應與機器操作單元分開。

(4)不變單元與可變單元應分開。

(5)規則單元、間歇性單元和外來單元應分開,否則在觀測記錄上将引起極大的困惑。(6)物料搬運時間應與其它單元時間分開。

3.确定觀察次數

秒表時間研究是一個抽樣觀測的過程,為了得到科學的時間标準,需要有足夠的樣本容量。樣本愈大,得到的結果愈準确。但樣本量過大,時間和精力大量耗費,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科學地确定觀測次數,尤為重要。一般地說,作業比較穩定(如材料規格一緻,場地布置整齊,産品質量穩定)、觀測人員訓練有素、經驗豐富,被觀測對象較多,則觀測次數可少些,否則觀測次數就要多些。在選擇觀測次數對,精度與費用之間呈相反變化的趨勢,要在二者之間做出最優的決策。下面介紹一種常用的方法——誤差界限法。

誤差界限法原文為Error limit,是确定時間研究觀測次數的一種方法,其要點是先對某操作單元試觀測若幹次,求其平均數與标準差,再按可允許的誤差界限求應觀測的次數。

若要求樣本平均值與總體平均值之間的誤差範圍控制在±5%以内,并取置信度為95%,則應觀測的次數為 :

觀察次數

比如: 設在秒表時間研究中,先對某操作單元觀測10次,得其觀測時間分别為7,5,6,8,7,6,7,6,6,7,現要求誤差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為95%,求應觀測多少次?

4.測時

測時是指時間研究人員采用記時工具對操作人員的操作及所需時間進行實際觀測與記錄的過程。進行測定時,時間研究人員應将觀測位置選擇在操作人員的側後方,以既能清楚地觀測操作、便于記錄時間,又不幹擾操作者工作為原則。研究人員要與操作人員通力協作,态度上平易近人,不要造成操作人員反感或産生緊張心情。觀測時應采取立姿,以示對操作者的尊重,測時期間不要與操作者談話,以免分心。絕對不能采取秘密測時方式,否則會導緻研究人員與操作人員之間的對立,即使一時瞞過操作人員,也決不能得到正确的觀測資料。

使用秒表進行測時的時候,通常采用方法有:連續測時法;歸零測時法,累計測時法和周程測時法。

累計測時法

周誠測時法

5.剔除異常值

現場記錄之後,應對數據進行處理和計算。首先應計算各單元的平均值,但在計算平均值之前,必須檢查分析并剔除觀測數值内的異常值。

異常值是指某單元的時間由于外來因素的影響,而使其超出正常範圍的數值。

剔除異常值的方法有多種,此處介紹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準差法。

6.計算正常時間

正常時間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項作業或操作單元所需的時間。前面步驟已經求出操作者完成某單元的實際時間,但是該時間僅為操作者完成操作所需的平均時間,操作者的操作速度可能比标準動作快(正常速度操作),也可能比标準動作慢。所以,不能直接将上述時間認為是操作者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時間。必須對操作者的作業進行評定,并以此對觀測時間進行修正,使操作所需的時間變為不快不慢的正常時間。

評定是一種判斷或評價的技術,是指時間研究人員将操作者的操作速度與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較,以使實際操作時間調整至平均熟練工人的正常速度基準上。因此,若要對操作者的速度給予正确的評定,必須建立理想速度(或稱正常速度)概念,這樣才能保證制訂的标準時間的科學性。

通常采用以下兩法:60分法和100分法。這兩種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觀測速度與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給予60分或100分。

7.确定寬放時間

1.為什麼要考慮寬放時間

正常時間并未考慮操作者個人需要和各種不可避免的延遲因素所耽誤的時間。而實際生産過程中,操作者可能因下列原因停止工作:

(1)操作者疲勞,需要休息;

(2)個人需要,如喝水、上廁所、擦汗、更衣等;

(3)聽取班長或車間主任指示,或本人指示助手等而造成的工作停頓;

(4)領材料、工件、對象及完成件、工具的送走等;

(5)等待檢驗、等待機器的維修、保養、等待材料等;

(6)從事操作前的準備工作,如清理工作場所、擦拭機器、所需對象的準備和操作;操作完後工作場所、機器、物料及工具的清理工作。

(7)從事刀具的刃磨、更換皮帶、調整機器等工作。

如果以正常時間作為标準時間,則會使操作者從早工作到晚,而不能有任何的停頓或休息。所以在制定标準時間以前,必須找出操作時所需的停頓或休息,加入正常時間,這才符合實際的需要,也更能使操作者穩定的維持正常的操作。這種進一步進行修正的時間稱為“寬放時間”。

2.寬放時間确定方法

科學地确定寬放時間有兩種方法:連續觀測法與工作抽樣法。

(1)連續觀測法。該法是工作日寫實的方法。時間研究人員通常要對一個工作小組的成員在一個整班内的活動作連續觀測,将生産中的任何中斷,如個人的需要、工具修理、非工人原因造成的停機等統統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即使是中斷時間,也要進行效能評定,加以适當的調整,換算成正常的效能水平。連續觀測法的工作量相當大,時間研究人員要整班觀測,非常疲勞,而且即使觀察數日,樣本容量仍不夠大,偏差在所難免。

(2)工作抽樣法。該法是通過大量的随機觀測,研究操作者的各種活動占用總工時的比例的方法。時間研究人員随機地走進現場,将操作者工作與中斷的内容記錄下來,最後加以綜合分析,即可獲得寬放時間與操作時間的比例,以确定寬放時間。

3.寬放種類及給值方法

在制定标準時間時,合理地确定寬放時間是重要的,但又無法制定一種适合所有情況而被普遍接受的寬放時間,因為寬放時間與操作者的個人特征、工作性質和環境因素有關,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例如家電生産廠的總寬放率可能隻有l0%,而鋼鐵廠的總寬放率可能達35%。因此,盡管許多組織與研究者對寬放進行了大量研究,國際勞工組織至今沒有通過與确定寬放時間有關的标準。

針對我司的實際情況,我們IE對寬放系數作相應規定(見表4- 1 )

8.确定标準時間

由于前七個步驟的綜合,标準時間可以由最初的秒表測得的時間,經過評比修正為正常時間,加入寬放時間,最後得到标準時間。

标準時間=平均操作時間×評比系數 寬放時間

=正常時間 寬放時間

=正常時間×(1 寬放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