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琥珀形狀千奇百怪,表面常保留着當初樹脂流動時産生的紋路,内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這種美麗的化石,在諸多文學、影視作品中都有出現。
現在一提起三星堆,大家會聯想到青銅面具、金杖、青銅大立人等文物,你是否知道,我國目前考古發掘最早的琥珀制品出土于三星堆一号坑,是一枚心形琥珀墜飾。而這種美麗的裝飾品,曾經被古人誤讀為“虎魄”。
三星堆出土的琥珀
最早的琥珀在三星堆
1986年7月18日,三星堆一号祭祀坑被發現,在坑口東南壁正中及東南壁東側、西南壁南側,各開有坑道與坑口垂直相通,坑内掩埋的器物有銅器、金器、玉器、琥珀、石器、陶器等共420件,另有骨器殘片10件,象牙13枚,較完整的海貝62枚以及約3立方米左右的燒骨碎渣。
其中一枚琥珀墜飾引起考古人的注意,因為這是考古發掘中出現最早的琥珀制品。當年的發掘報告中是這樣描述的:高5.1厘米,略呈心形,上端殘缺,中有穿孔貫通,應是一件墜飾。“兩面陰刻紋飾,一面為蟬背紋,一面為蟬腹紋。”
這裡說的蟬背紋,與金沙心形金箔和人面紋玉璋紋飾相同。
三星堆遺址距今有5000-3000年曆史,這一件心形琥珀墜飾的出土,至少可以說明,早在3000多年前,古蜀人已在使用琥珀做裝飾了。
虎魄化作琥珀的傳說
琥珀一詞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出現得較早。西漢思想家陸賈的《新語·道基篇》中,就有“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擇地而居”的記載。在陸賈看來,琥珀與其他珍異同樣是具有靈性之物。
不過,在漢晉時的其他文獻中,琥珀多稱為虎魄。如《漢書》:“封牛……珠玑、珊瑚、虎魄、壁流離。”《華陽國志》說:“張骞特以蒙險遠,為孝武開緣邊之地,賓沙越之國,緻大宛之馬,人南海之象……玳瑁、虎魄、水晶……殊方奇玩,盈于市朝。”
古人将琥珀稱作“虎魄”,大概與民間“虎死,精魄入地化為石”的說法有關。
宋代四川人黃休複在《茅亭客話》中,收錄了蜀地的許多奇聞趣事,其中有一則老虎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傳說。相傳都江堰一帶經常受到老虎侵擾,勇猛的獵人李次口殺死了老虎。他繪聲繪色描述打虎的場景,稱老虎一旦被打死,其魂魄順着眼睛滲于地中。若獵者能發現老虎死時頭的位置,在黑夜裡順着虎頭位置掘地3尺,就能挖出老虎魂魄凝聚成的寶石。
這種添油加醋的故事,讓許多人信以為真,其中就包括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李時珍在修訂《本草綱目》時寫道:“虎死則精魄入地化為石,此物狀似之,故謂之虎魄。俗文從玉,以其類玉也。”
不過,古人用“虎魄”來指代“琥珀”,除訛傳的打虎故事群衆基礎深厚外,還源于古人對老虎這種百獸之王的崇拜。漢代民俗著作《風俗通義》,記載了漢代許多風俗和鬼神崇拜,其中提到老虎在古人心中是神奇力量的化身,人們對虎有着無可比拟的敬畏:“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琥珀埋藏後變茯苓?
古代沒有化學成分分析手段,沒有科普平台,人們對琥珀的形成和來源,存在諸多誤讀,經曆一個逐漸修正的過程。
《後漢書·王符傳》李賢注引三國時魏人張揖所撰《廣雅》記載,長在地裡的琥珀,旁邊寸草不生,這其中就有附會謬誤。
到南北朝齊梁時,擅長煉丹的醫學家陶弘景在《神農本草經集注》中明确提出:“琥珀,舊說是松脂淪入地,千年所化。”大體上接近事實了。
相比實踐經驗豐富的醫家而言,古人博物之學中不乏道聽途說,常常缺乏觀察分析。尤其對埋在地下的文物,大多有腦洞大開的猜測,想象它們是什麼神秘物質而來。
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詠琥珀》中,描寫了一塊包裹着蚊蚋的琥珀:“曾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猶可觌(dí)。”茯苓是一種中藥材。古人認為,松脂承載松樹不老精華,流入地下形成琥珀,琥珀經過千年埋藏後,變為茯苓。
蘇轼的弟弟蘇轍身體欠佳,對茯苓的保健功效深信不疑,特寫了《服茯苓賦》,贊頌其“庶幾可以固形養氣延年而卻老者”。蘇轼得知此事,發揮了吃貨的天性,特将茯苓和芝麻、白蜜一道做成糕點,堅信“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
對這一誤讀,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曆史系教授于赓哲解釋,古人認為琥珀在地下會轉化為茯苓,實際上是因為茯苓常生長于松林,而琥珀常由松樹脂形成,所以才有這樣的關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