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十而已》熱播,劇中一衆角色成了大家茶餘飯後關注的話題,飾演角色的演員們也是如此。
比如繼《清平樂》之後,江疏影在今年又一次現身大熱劇,也引起了不少話題和互動。
像劇中王漫妮和高海甯飾演的情敵趙靜語交鋒時,因趙靜語扇了王漫妮一個耳光引來網友不滿,高海甯高情商回應,在微博直誇江疏影專業 ↓
江疏影也在微博下暖心互動 ↓
和海王梁正賢分手後,獲得餘文樂在線點歌,慶祝王漫妮“分手快樂” ↓
江疏影也在線調侃,“你的網速有點快哦” ↓
說到“薇女郎”江疏影,自從參演趙薇執導的處女作《緻青春》,演藝之路便一路走高。
這些年,參演的作品以都市劇為多,不乏國民度很高、口碑很好的電視劇 ↓
而在《三十而已》當中,江疏影作為三大女主之一,位列一番,也是說明了市場和投資方對于江疏影各方面影響力的認可。
但比起強勁的資源來說,演員江疏影的知名度好像還差點意思,離“紅”也還差點距離
江疏影本人對此也認知清晰,在《清平樂》收官時以一篇“一個怎麼捧都不紅的女演員的獨白”,談到了“捧不紅糊咖都是我的代名詞” ↓
究竟江疏影的問題出在了哪裡?
01 她真的沒有演技嗎?首先,江疏影并不是沒有演技。
比如《好先生》當中的江萊,這幾乎是江疏影好評度最高的作品了。
作為年輕貌美、有錢任性的富家女,江疏影在神态上嚣張跋扈、明媚動人的氣質拿捏很準 ↓
《清平樂》當中需要表現曹皇後皇後母儀天下的氣場的時候,江疏影的表現也是過關的。
《三十而已》裡面作為奢侈品店的櫃姐,江疏影把親和、幹練、精明的銷售氣質都很好的表現出來了 。
但是,一演起來情感戲,似乎就沒有那麼得心應手。
比如《清平樂》,江疏影就經常在對手戲演員情緒上大起大落時,面無表情地遊離在畫面之外 ↓
惹得網友在線diss江疏影是機器人、木頭演技 ↓
這回也一樣,尤其感情戲上,簡直是個重災區。
02 無法共情的情感演繹部分梁正賢和王漫妮的愛情,看着不甜。
雖然梁正賢是海王,但是前期高富帥的形象碰上灰姑娘王漫妮,照理說應該會有很多小姑娘代入自己與霸總談戀愛的。
但是并沒有。因為戀愛中的王漫妮既不生動,也沒有感染力。
這是她和梁正賢在一起之後和閨蜜攤牌的時候 ↓
陷入愛情的嬌羞、欣喜、小心翼翼都沒能表現出來,甚至有些搖頭晃腦的刻意,戀愛中的開心和其他時候的開心看起來沒什麼區别 。
再來幾個狀态大家品品。
這是被梁正賢的告白感動到的時候 ↓
這是她憧憬和梁正賢美好未來的時候 ↓
這是她和梁正賢調情的時候 ↓
表現中規中矩,沒有太大的失誤,但總是溫溫吞吞的,感受不太到戀愛的酸臭味。
這體現出一點,江疏影在和觀衆共情的能力上,略顯不足。
這在和高海甯的對手戲裡就非常明顯。有一幕是趙靜語作為原配,跑到王漫妮的工作場合來給對方難堪。
這場戲對于江疏影來說,發揮空間是比較大的,除了生氣,逃避、倔強、丢臉、委屈、心虛、緊張…可以同時有很多情緒展現,演好了是比較能夠展現演技上的細膩感。
但是江疏影的诠釋并不理想,相比之下高海甯的情緒變化明顯更加豐富、更有質感。
比如江疏影這個偏頭,如果把字幕去掉,光從眼神和表情來看,根本捕捉不到她的情緒,而高海甯一動不動,眼神冷冽,一個小小的深呼吸,就能看出來她的怒火中燒 ↓
接下來也是同樣的,先是面無表情,然後是放狠話、怒吼,但是表現出來頂多就是個不耐煩,眼神更是空無一物——在工作場合被情敵當衆羞辱,難道隻會不耐煩嗎?
看看對面的高海甯是怎麼表演的。
當王漫妮說現在就辭職的時候,她的眼神會随着對方的台詞而做出反應,再到壓不住怒火擡起手扇耳光,這種“壓不住怒火”的情緒是用皺眉、嘴角的細節變化來傳達的,扇完耳光臉部眼神又變得咄咄逼人,短短幾秒,三個層次都演出來了 ↓
而被扇完耳光後,低着頭,捂着臉,從觀感來看,她也就頂多表現出來一丢丢的委屈。
在這裡也能夠看出來她想表達的是一個手足無措的情緒,但火候也沒拿捏好,肢體語言也沒能加上分,看起來甚至有些不自然。
可以看出,江疏影在傳達情緒上并不精準。
而精準的表現是什麼樣,可以看看對面高海甯斜眼旁觀的一瞥,冷漠、蔑視一個鏡頭就演到位了 ↓
被扇完耳光的王漫妮,嘴上說着挑釁的話,但臉上面無表情,眼神還是那個災難重區,甚至連點淚花都沒有 ↓
在這裡根本看不出來王漫妮對梁正賢的感情,而看到口口聲聲的說着真愛的王漫妮,對面高海甯失魂落魄、堅強之下的脆弱都把一個害怕失去愛人的女人演的明明白白 ↓
這些片段中,高海甯沒有一句台詞,但是情感表達統統都通過表情和動作傳達出來了,而江疏影的表演卻無法共情到觀衆。
03 抛下程式化的表演觀衆信念感的缺失,與演員的表演方式有很大關系。
在《清平樂》當中被質疑演技以後,江疏影有在采訪中談到,因為自己沒有做母親所以隻靠想象演不了母親的角色。
可以看出,她認為如果沒有相同的經曆就無法很好的诠釋角色,作為演員,她自己就放棄了對角色的揣摩和塑造。
從《演技派》當中張頌文的表演教學可以看出,觀察、模仿以及對角色心理的揣摩都是演員的基本功,甚至還要進一步去介入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來還原一個角色的真實反應,而不是像江疏影說的僅靠想象和自身相同的經曆。
就比如演員湯唯在結婚之前,并沒有做孕婦的經曆,但她在《北京遇上西雅圖》裡面要飾演孕婦的時候,會去盡可能地體驗孕婦的生活,包括觀察孕婦的動作、體态,在肚子上綁上重物體驗模仿等等。
這些都是深入了解真實生活,并在生活當中體驗和感受,去慢慢吸取真實人物當中的養分,并運用到角色塑造的一種方式。
王漫妮的角色是有一定的複雜性的,作為想要紮根于大城市的滬漂,有不錯的工作能力,辛辛苦苦的在上海奮鬥了八年,職業是一名奢侈品店的櫃姐。
追求高品質的生活質量,但能力與消費觀并不匹配;想要嫁給有錢人,但是又幻想純粹的愛情;想要通過另一半跨越階級,但是又不甘心做金絲雀……
而江疏影從上戲畢業以後就去了英國留學讀書,回國以後就接到了趙薇《緻青春》女主角,頂着“薇女郎”重返娛樂圈,演藝之路也蒸蒸日上。
這順風順水的經曆和王漫妮沒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因此在江疏影尋求和角色共同經曆的表演方法時,劇中的表現就顯得過于表面了。
王漫妮的生活和選擇處處充滿了糾結和矛盾,江疏影沒有演出王漫妮那種内心的掙紮與苦澀。
即使在和梁正賢并不對等的感情上,也沒有能夠把王漫妮一些柔軟脆弱的點很好的表現出來,除了剛就是剛 ↓
活脫脫女強人和富家女的演法,這讓王漫妮這個角色沒有了可信度,觀感上就是“又當又立”。
在《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跟這個角色有一些相似之處,但王漫妮卻并沒有讓人感受到像樊勝美那樣真實又讓人心疼,因為江疏影的王漫妮,看起來不夠真實。
而回顧江疏影的各類角色,都能發現她演的過于表面,她每個反應似乎都有對應的表演指令。
一種情緒就對應着一種反應,所以隻要她從劇本裡提取到這一刻該有的情緒,就會程式化的去做反應,而不是根據角色的情感自然流露。
所以她對着閨蜜的笑、男朋友的笑和顧客的笑都是極其雷同的。
所以在分手的時候,她隻能表現出冷漠和憤怒,而沒有最後一絲希望被打破和與愛人訣别時的痛苦。
關于這一點,張頌文也談過,這種表演上的理性分析和設計會影響到觀衆的共情 ↓
更有甚者,還會影響劇情的連貫,造成跳戲。
像前文說到的扇耳光的戲,前一秒手足無措,後一秒就面無表情、看起來内心毫無波瀾的說着挑釁的話,讓人感覺整個角色都不是很完整、流暢,就像是兩個好不幹涉的場景拼貼到一起一樣。
而演員塑造角色時,是要關注到角色在整個戲的情緒變化,以及場景連接的時候微妙的銜接點的。
比如《隐秘的角落》裡張頌文演吃馄饨那場戲的時候,會準确的問到這是女兒去世的第幾天 ↓
為了憔悴的形象,張頌文還會去絕食三天,因為這一場戲不僅是一場戲,而是塑造整個角色的其中一環。
這些,都是江疏影在表演當中不具備的。
剩下的,隻是空洞的眼神,和程式化的表演指令,這必然無法讓熒幕前的觀衆産生對角色的共情。
正如宋丹丹所說的,演戲最重要的并不是技術,更要打動觀衆。
這樣演下來,雖中規中矩、無功無過,但要憑演技而紅,有點難。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