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由沈騰,馬麗,艾倫等演出的小品《坑》火了。《坑》的成功演出,猶如節日的夜空燃放了一枚五彩缤紛的煙花。
新年第一天早晨(正月初一),新華網首先發表快評。
初一當晚,新華社》又發表評論:
1月23日(正月初二)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又發表了快評:
各大網站,新聞媒體都在第一時間發表了對春晚小品《坑》的評論。
可是,小品《坑》是演出火了,從而也引起一部分人真火了。
我看到有人在網上接二連三地發出與衆不同聲音。當然,有不同聲音也不奇怪,但,有些不同聲音聽起來刺耳。
譬如,有這樣的聲音在呐喊:
這位自稱“鬧鬧的壞媽媽"網友,從她文章标題不難看出,她不是一個好媽媽。如果她在家裡和家人鬧鬧還可以,怎麼能在公衆的網絡平台鬧?因為,她和《坑》裡的那類躺平式幹部站在一起和國家、人民群衆樹對立面,公然說:"由《坑》大火,看大衆的仇官心态",不知為什麼小品《坑》把她惹火了?我先且不與她理論人民大衆是否"仇官",先問她,國家機關網站對《坑》的正面評價是否"仇官"?他們仇誰?他們自己就是官,還要仇?
如果我猜得沒有錯,這位網友自稱"壞媽媽",意味着她還年輕不是奶奶輩,因此,她要麼是躺平式幹部一類中某一位,《坑》戳疼了她的軟肋,所以才會說出人民大衆"仇官"這樣的話。她如果是基層幹部,也許就是躺平式的幹部。
其實,這位"壞媽媽"用詞也有點壞。因為,小品《坑》隻是一個反應社會現實的文藝作品,作品中列舉了幹部隊伍中事實存在的問題,并沒有說幹部隊伍中有多少躺平式幹部。"壞媽媽"何須用"仇官"一詞?豈不是有意或無意地拉大社會對立面嗎?什麼叫"大衆仇官心态"?說人民大衆"仇官",那麼"壞媽媽"是站在什麼立場說話?是官?是民?
請聽“壞媽媽"又說:
"壞媽媽"接二連三發文,而且标題中不離"仇"字,誰和誰有仇?是和人民群衆?還是人民群衆與幹部?要麼政府與低層幹部?難道文章标題除了用"仇官";"仇視"之類就無詞可用?難道心中充滿的都是"仇“嗎?何"仇"之有?
"壞媽媽"說基層幹部也是"弱勢群體",那麼和人民群衆相比誰弱?基層權力掌握在誰的手裡?
如果基層幹部也是"弱勢群體"和誰比更弱勢?噢,和上層比,和國家機器比他們是“弱勢群體"。難道基層組織不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難道基層幹不是國家機器的螺絲釘?
幹部的表現好與差,上級組織和人民群衆看得一清二楚。那些不是躺平式的幹部,他們自然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幹部,他們工作辛辛苦苦既無愧于心,也無愧于黨和人民。幹部在位一天就要盡職盡責一天,這是他們的崗位,是他們應該做的工作。假如工廠裡的工人不好好上班幹活,領導會發他工資獎金?類推,如果幹部不好好為民幹事天天心安理得地拿納稅人的錢?難道你為那些躺平式幹部鳴冤叫屈能換來對你的好評?從此不再是"壞媽媽"?
新春伊始,圍繞春晚小品《坑》的各種評論讓人深思,我也深思:為什麼有些人就看不清社會上那些《坑》的危害呢?曆史遺留下各種坑我們必須及時填平,有些人不僅不填坑,反而無形中挖形形色色的"坑",會害人也害已。說不定哪一天自已也會掉進坑裡。
《坑》,是一個好話題,目前,社會上還不少人沒有發現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坑呵……
作者:江蘇如臯退役退休人員。
寫作于2023年元月28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