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看李玫瑾老師的《心理撫養》,它是一種全新的育兒理念。不管是對于育兒,還是對于家長自己本身,看了以後都是一種成長!我想,我還是把書中的精華詳細地分享給各位媽媽吧!希望能幫助更多地踩坑家庭。分以下幾點總結概括:
⒈“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諧的家庭氛圍,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自律有修養,讓孩子耳濡目染,比什麼都重要,是最有效率的教育方式。家長隻有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⒉心理養育需要恩威并施。恩,就是在生活中,對他身心的愛。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在陪伴他、照顧他。威,就是立威于他,不能嬌慣或放縱孩子,不能讓他養成明明做錯了還不能說的“說不得”心态。
⒊遺傳基因決定了我們的生理基礎,相當于心理硬件。而早年的養育,相當于給心理安裝軟件系統,最重要是情感、性格、能力、自我。作者把人的發展分為:依戀期0-12歲、青春期12-18歲、成年期18歲 ,那其中0-3歲是情感培養,3-6歲是性格教養,6-18歲是能力培養,18歲以後就是自我修養。作者還強調了1歲以内難帶的時候,越需要爸爸媽媽的親自撫養,這也是你今後教育他的底氣,而不是用錢或借他人之手,間接用别人來表達你的愛,那是被偷工減料的心理營養。而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才是面對以後學習生活的基礎。
⒋人生經曆和記憶會遺傳給後代,你的行為不僅會影響眼前的子女教育,更會嵌入你的神經,影響後代的品格和學習能力,繼而影響自己的基因傳承。所以古話有“文将後代多福壽,武将後代多暴虐”,祖上積德福澤子孫,養育好子女不要陷入代際之間的惡性循環。擇優向善地生活,應是基本的人生準則。
⒌管教孩子時,家人要形成共識:老人不要越位,父母優先;家裡任何一個人在管教時,其他人要盡量回避。
⒍父愛和母愛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可或缺。父母必須參與心理撫養的全過程,教他做人做事,這種心理撫養比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重要。一個人性豐滿、情感良好的人,一定有一對恩愛有加、相敬如賓的父母。
⒎人的胃口是喂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唠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寵溺出來的。
所以養育孩子,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加重要。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比給孩子掙錢更有價值,我們不能錯過塑造孩子未來人生的最佳和最關鍵時期。
其實,我是一個深度學習的媽媽,我走過很多彎路、踩過很多坑,我想告訴大家,當你教育孩子焦慮、崩潰的時候,不要氣餒,沉下心來去學習、去尋找問題的方法,做個最有辦法的媽媽。大人隻有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世界上有個東西叫書,世界上有個人叫媽媽。當我們能夠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樣與孩子的溝通模式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孩子是經由我們的身體來到世界的獨立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維,他要通過不斷的探索來獲得與世界的認知,從而形成他的經驗。[愛心][愛心]最後,祝願所有的媽媽們對孩子的教育都能得心應手,家庭幸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