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李白所寫的《贈汪倫》,在我上學前班的時候就學習過了。不過對于這種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别之情,當時的我其實并不是十分理解。
而随着年紀的增長,經曆過離别之後,也就慢慢能夠體會到始終描述的友人之間離别之際的那種淡淡的憂傷。
那麼,在唐朝,唐人面臨友人的離去,他們在送别的時候會有哪些送别的習俗?折柳相送大概是我們所熟知的,但實際上在這方面其實還有挺多其他方面的講究。
一、唐朝人送别友人時,會用哪些方式表達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
1、首先是衆所周知的折柳送别,柳同音“留”,代表的是對朋友滿滿的留戀
送别友人時,折柳相送,這其實是一個很早以前就有的傳統了。因為柳的諧音同留有相近,所以呢,為了能夠向友人傳達自己對他的不舍之情,通常來說,都會選擇折上一隻柳條送給友人。
柳條可能要說,你們送别就送别喽,能不能别總是薅我頭發啊!但是沒有辦法,誰讓你的名字最能表達朋友之間離别之際的那種不舍之情呢?
唐朝因為受到自古以來折柳送友人文化的深刻影響,所以折柳相送在當時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送别手段。
李白在他的大作《憶秦娥》這樣寫到:
“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别。”
這裡提到一個名叫“灞陵”,其實就是一個一直以來非常傳統的友人送别地點“灞橋”。這個“灞橋”可以說是自漢朝以來友人之間折柳送别的專用地點。
而唐朝人到底中了折柳送友人的毒究竟有多深呢?
據《鑒誡錄》記載,唐朝有一位唐宣宗時期的官員名叫雍陶,某一天他 送一個關系非常好的朋友遠行,一路送到了城門外的時候,不舍之情反而一點都沒有減少。
當時城門外面有一座橋,名字叫“情盡橋”,估計也是為了應景,所以給取了這麼一個中二的名字,寓意就是送遠行的朋友隻能到此為止的意思。
雍陶聽了,想起遠行的朋友,心中更加難過,于是想起一直以來的折柳送友人的習俗,就在橋上寫下了“折柳橋”三個字,并且為此賦詩一首:
“從來隻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
不喜歡離别的雍陶就這樣給橋換了一個名字為“折柳橋”。經過這麼一操作,估計以後送别到這裡的友人會更加地不舍對方了吧!
2、送别友人有原則,不送到城門外誓不返還
送别友人除了折柳的習俗外,唐朝人還流行遠送,不把友人送到城門外,注視着友人遠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見,就誓不返回。
友人離去的時候,其他的朋友會為他舉辦一場踐行儀式,這個儀式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将友人送往郊外的時候舉行的。
《太平廣記》記載:“黃幡綽亦知音,上曾使人召之,不時至。上怒,絡繹遣使尋捕之。綽既至,及殿側,聞上理鼓,固止谒者,不令報。俄頃,上又問侍官:“奴來未?”綽又止之。曲罷,複改曲,才三數十聲,綽即走入。上問何處來,曰:“有親故遠适,送至城外。”上颔之。”
在這段記錄中,因為唐玄宗有令找他進宮觐見,但黃幡綽因為在三催四請之下,依然沒有準時出現在玄宗的眼前,使得玄宗火冒三丈。
等到出現的時候,玄宗問他遲到的原因,對方就回答說是因為在外面送别友人,送到了城門外才回來,所以才遲到的。
不管送人的事情是真是假,但是起碼黃幡綽遲到的事情面子上是就此揭過,即便是玄宗心中有火也無話可說了。
但是這件事情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唐朝送别友人的時候,隻要最後沒有倉促決定和友人一同前行,送他到城門外自己再返回,其實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3、擊鼓敲出來的不是熱鬧,而是一種恨離别的氛圍
在今天,敲鑼打鼓要不就是為了營造一種熱鬧的氛圍,要不就是為了營造一種莊重的氣氛。
實際上在唐朝的時候,送别友人時還有一種比較獨特的習俗,那就是當朋友不走陸路走水路遠行的時候,作為朋友的人就會選擇在送别他時在一邊擊鼓相送。
唐朝詩人李郢在他的《畫鼓》中對于擊鼓相送友人有着這樣的描述:
“嘗聞畫鼓動歡情,及送離人恨鼓聲。兩杖一揮行纜解,暮天空使别魂驚。”
在平常聽到鼓聲,從中體會到的是一種十分歡快的情緒,但是在離别之際聽到的鼓聲,卻隻能從中體會到離别的傷感。
所以在離别場景下,這種象征着離别的鼓聲聽起來就特别地招人嫌,急促的鼓聲就像在告知雙方,你們該分别了。
打鼓的棒槌一揮,意味着雙方想要再一次會面可能就在很久以後。船上的纜繩一解開,雙方就真正分别了。
所以,唐朝是送别友人時的擊鼓,他們敲出來的不是熱鬧,而是一種恨别的氛圍。
雖說這種擊鼓相送友人的行為最早在南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但是在唐朝的時候人們依然沿用這個風俗,是不是因為鼓聲塑造出來的離别愁緒也是别的物件無可替代的,就像折柳送别這個儀式一樣?
在古代,由于技術水平有限,不管是分别後的再聚首,還是友人在路上的平安與否,都包含了太多未知的因素在裡面。
不像現代,即便分别了,但是在這樣交通發達的時代,想見一個人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網絡視頻連線就可以達成。而想知道友人是否平安抵達就更簡單了,一通電話一個短信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古人由于達不到這個條件,所以在離别的時候傷感的情緒也是最濃厚的,對于友人 一路平安的期望,全部寄托在他們的行為中。
用最美好的祝願,給朋友送行,希望他一路平安。
二、唐人送别,最重視的其實還是朋友的平安問題,所以求平安才是王道
1、古人行陸路,折柳相送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祈求友人平安的意味在裡面的
上面說了,友人離别時,折柳相送是因為柳樹的“柳”和留下的“留”發音相似,為了表達對友人的不舍,期望他們留下的奢望,才成為了一種在給友人送别時習俗的一種。
但是實際上,柳條的含義還不止如此。
我們都知道,柳樹是非常容易存活的。
至今我都還記得,鄰居家的大伯砍了幾根比較粗壯的柳樹枝圍雞籠用,結果幾年過去,它們不僅完全存活下來,還成為了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樹,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所以,柳樹因為極高的存活率成為了一種平安的象征。最後折柳相送除了可以表達留客的意味,還有想借此表達希望友人旅途一切順利的意思在裡面。
2、友人行水路,平安問題也讓人牽挂,水神船神齊上陣,求平安成為王道
行陸路,唐人用折柳來表示希望他一路平安的寓意,那麼當友人行水路的時候,就要換一種方式的。
當時的人們相信水中有水神,船中有船神,所以,在擊鼓相送友人之前,還有一項必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祭神”。
唐朝詩人張籍在《雜曲歌辭》中提到了當時人們祭水神的場景:
“長幹夫婿愛遠行......春來未到父母家,舟小風多渡不得。欲辭舅姑先問人,私向江頭祭水神。”
因為船小風多不能渡河,不想推遲歸家的日期,就隻能前往江頭祭水神,希望對方還他們一個平和的渡河環境,保佑他們平安渡河。
而除了祭水神之外,唐人還有祭船神的行為。唐·段公路《北戶錄》記載:
“南方逐除夜及将發船,皆殺雞擇骨為蔔,傳古法也,蔔占即以肉祠船神,呼為“孟公孟姥”,其來尚矣。”
用肉食祭祀船神,目的還是為了讓整個旅途變得更為順利罷了!
總結:
其實不管是走陸路還是走水路,因為友人離去的不舍都不會有絲毫的減少。但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所以,在相關儀式完成之後,友人的離去依然是闆上釘釘的事情。
當時的人們能夠做的,隻是給他們一場表達惜客的餞别儀式,以及帶着最真誠的祝願,期望他們能夠一路平安。
離别總是令人不舍的,但是唐朝的這種豐富的給友人送别的踐行儀式,卻也是二人之間友情深厚的見證。
不管是生活在哪個朝代的人,一輩子中總會體會到離别的滋味,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帶着最美好的祝福或者接受最美好的祝福,期待下一次相聚的時刻。
參考資料:
《太平廣記》
《北戶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