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村最常見的瓜子

農村最常見的瓜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0:19:41

農村最常見的瓜子(農民代表為農民)1

農村最常見的瓜子(農民代表為農民)2

紅網時刻嶽陽12月29日訊(通訊員 王瓊)“請大家來嘗嘗我種的吊瓜子!”12月28日,在嶽陽市第九屆人大一次會議君山代表團,第一次當上市人大代表的湯彩霞舉着雙拐卻難掩内心的激動,她在辦理完各項報到手續後,拿出一包瓜子與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悅。

今年50歲的湯彩霞是君山區良心堡鎮悅來河村村民,兩個月前,湯彩霞在勞作時不小心摔斷了腳,接到參加市人大會議通知時,她拒絕了家人領導的好意,硬是帶着建議舉着雙拐來到了會場,她說她要将農民的心聲帶到會場,也要将市人大會議精神宣傳到各家各戶。

湯彩霞是典型的農民,别看她個子不大,搞種養卻不比男人們差,從小就跟着父親種植棉花,結婚以後也是先種棉花,棉花效益不好了又改養土雞,後來從别人那裡得知吊瓜子賺錢,她又跟着學種吊瓜子,而且她還創新,在吊瓜子棚下面養土雞,土雞的糞便肥了吊瓜子,土雞天天除草省了人工,吊瓜子棚是天然的溫室,冬暖夏涼,土雞生養的活蹦亂跳。

2019年6月,嘗到甜頭的湯彩霞決定帶着老百姓一起緻富,和另外4戶村民一起成立了嶽陽市君山區庭康源生态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種植吊瓜子。

“種植吊瓜子比其農作物都賺錢!”說起吊瓜子,湯彩霞像打開了話匣子,她跟記者算了一筆賬:她種了40畝吊瓜子,還套養土雞,一畝地的吊瓜子純收入有6000多元,還有土雞土雞蛋,一年也有近60000元,一年下來就是差不多30萬元,比外面打工強多了。

産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近年來,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君山區以打造“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為抓手,不斷加大農業産業投入力度,放大農産品品牌效應,推動農村三産融合發展。

在湯彩霞的帶動下,種植吊瓜子的農戶越來越多,良心堡鎮因勢而為,依托“一鎮一特”“一村一品”,采用“公司 合作社 家庭農場 農戶”的運營管理模式,對吊瓜籽進行深加工,并注冊統一商标——“良心堡康庭源吊瓜子”,提高市場競争力和産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集吊瓜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産業鍊。截至目前,良心堡鎮已發展吊瓜種植超2000畝,年産值達1700萬元以上。在12月24日舉辦的“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陳館開館現場,君品君山生活館好物直播彙上,像吊瓜子這樣的“本土明星”廣受消費者青睐。

“國家對‘三農’工作越來越重視,我們的幸福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啦!”作為一名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湯彩霞除了自己的農活,她心裡想得更多的是農民代表為農民,如何讓吊瓜子成為“金瓜子”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