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咯咯的聲音

咯咯的聲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1 04:57:37

作者:安建達

哨子裡面大有學問

我對于衆多能夠發出“響聲”的工具都非常感興趣,那是源于一次看到的一個報道,說某國科研機構,研究人類在沒有語言之前到底是怎樣交流的,最後得出結論,是靠發出聲音并輔助着肢體動作和表情,形象來說,就是邊喊邊叫手舞足蹈并龇牙咧嘴。人類對聲音有天生的依賴,有個字兒,“寂”,本義說的是“沒有人聲兒”,于是,産生了“寂靜”、“寂寥”與“寂寞難耐”,這充分說明,聲音可以左右人的心情。除了喜歡聽聲音,人類更喜歡模仿,“哨”這個字,講的就是用嘴模仿風聲,自然界有衆多動聽的聲音,遠古人一定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複制,當用嘴巴無法達到的時候,那麼就借助器具了。距今大約7000年前,是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已經會使用骨哨了,用的是鳥的肢骨,嘴對着有孔的一邊兒,能吹出好聽的類似鳥叫的聲響。

咯咯的聲音(響聲的愉悅)1

各種哨子:警用哨、畫眉哨、鐵路笛子、裁判哨

這也是我收藏哨子的興趣初衷。這些年,我收藏的哨子各種各樣,包括泥哨、畫眉哨、警用哨、裁判哨和海軍哨……聚集起來欣賞的時候,發現裡面的學問真的不少。

記得小時候,我自己做哨,柳樹枝兒,揀嫩的撅下來,用小刀割一小截,慢慢撚,于是裡面的“骨”就抽出來了,剩下樹皮兒,再将一頭刮幾下,用力吹,可以發出尖利的聲音,也可以運用腮幫子調整,吹出歌曲,這既能叫哨,也可以叫笛子了。物質匮乏年代,簡單的東西也可以讓孩子們興奮很久。

在貴州和陝西等地方,如今還有做泥哨的傳統,主要的目的是供把玩兒和孩子遊戲用。在山西運城的萬榮縣,出土過幾個孔的“泥哨”,現在我們很熟悉的造型,名字叫“埙”,由哨發展到樂器。

哨發展到後來,出現在各色各樣的場所,包括各色各樣的職業裡。先說水手們用的哨子,13世紀的十字軍東征,船長們就用一種哨子來指揮,海上風浪狂吼與人聲嘈雜,哨子是最好的物件,能壓得住各色聲音,還體現船長的威嚴。之後,各國海軍開始也采用這樣的哨子,基本造型與當初的類似。而陸軍采用哨子,據說是從海軍得到的啟發,包括老警察的警哨,也是如此。有個故事還說了足球裁判哨的由來:足球裁判是1863年由英國起先設立的,開始沒有哨子,都是用喊叫和手勢來執法,想一下都覺得會非常費勁兒,估計當時的裁判每場下來嗓子都會冒煙兒的。直到1875年,英國的一場足球賽,當天下雨,加上各種因素,場面十分混亂,執法的裁判正好是個警察,情急之下,掏出哨子吹,突然感覺效果不錯,自此,哨子成為了足球裁判場上的“利器”。

我最情有獨鐘的是一把中國人民海軍第一代的船長哨,黃銅材質,上面是繁體的“中國人民海軍”字樣。1956年我們實行簡化字,那麼這把海軍哨應該是56年之前的,随着簡化字的推行,哨子的字樣改成了簡化并完整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撥浪鼓可追溯到戰國時期

除了哨子,還有一樣 “響聲”器具,讓我如醉如癡,就是案頭的幾十個貨郎鼓。

貨郎鼓,也有其他名字,在後面加個“子”,“貨郎鼓子”,透着親切,還有叫撥浪鼓、搖搖鼓、波浪鼓的,大緻差不多。上世紀70年代,我在鄉下的姥姥家住過很長時間,清晰記得當時雞窩上面是大人們存放破爛兒的地方,有雞毛,有裁衣服剩下的破布,貨郎一來,心裡立刻澎湃,因為可以用這些破爛兒換取很多好玩兒的東西,貨郎的挑子裡面,有泥捏的公雞哨子,有玻璃球。我死纏爛打地讓姥姥幫我換了一個玻璃球,當時一直放在口袋裡,很少拿出來示人。

咯咯的聲音(響聲的愉悅)2

在徐州找到的大号貨郎鼓

貨郎鼓土吧?在曾經物質生活匮乏年代的鄉間,那是最美麗的音樂,帶着心動的土氣。其實呢,要探究起來,這普通的撥浪鼓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有個字兒,“鼗”,發音為“陶”,戰國時期的樂器,記載說“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兩耳還自擊”,就是撥浪鼓嘛。到了宋代呢,這撥浪鼓已經有至少三個用途了—— 禮樂,依舊是演出中的樂器;兒童玩具,小孩子手中的搖搖鼓;商業用,那麼,就是貨郎鼓了。

我自己收集的貨郎鼓,形态各異,得來也是各有渠道。在江蘇徐州,一個叫“窯灣”的古鎮上,現在的古鎮,都未必原生态,加工和重新翻建的多,窯灣也是如此。那裡的手工作坊或街上遊走的生意人,大都是在營造某種過去的影子,相當于表演性質,村民,多是吃旅遊資源的,将家弄成飯莊或是住宿。此類古鎮國内比比皆是,好與不好,無法一語判别。我在逛的時候,注意的是生意人手裡的器物,比如割竹子編竹筐的劈刀,彈弦子敲大鼓的樂器,細心觀察,那是他們用過很久的工具,試探問能不能賣給我,都搖頭。有個老者笑着說:“賣給你?我用什麼呢?用了好幾十年的東西了,賣了等于賣了我的手。”我特别理解,玩笑着搭讪而已。這時候看到個穿黑布長衫的貨郎,年紀估摸60多歲的樣子,推車裡賣品沒啥特殊,都是些旅遊地方司空見慣的玩意兒,唯獨,手裡拿着個貨郎鼓卻與衆不同,厚重,個兒大,搖起來聲音脆,好聽。他歇息的時候,我示意想玩玩他的鼓,他允許,确實有分量,上面的皮子面兒磨損得已經斑駁,随意問:“這個賣給我吧。”他也随意說:“可以,好,給我多少錢?”我們互相開玩笑,說着價錢,後來他說出個錢數,我幹脆答應了,老貨郎猶豫後悔起來,卻覺得說出的話不能夠收回,遲疑着嘟囔:“老輩兒傳下來的,不能賣啊。”我擔心他不賣,匆匆塞給他錢,拿了趕緊走開。

路上,有村民看到我舉着這貨郎鼓,悄悄議論:“這不是誰誰的鼓嗎?怎麼賣了?”起先吧,我心裡比較得意,而且覺得很喜歡這個鼓,價格真不算貴,甚至從某種概念說很便宜,走着走着,突然的,心裡有些别扭:如果真的是這貨郎的吃飯家夥,我買走了是不是太不近人情?而且,買走了人家的鼓是不是會對人家的生意有影響?很别扭的感覺,一路,後來安慰自己:“會好好幫他保存的,在我的手裡,不會丢失。”隻能這樣沖淡某些怪異的失落了。

也許,我以後不會再搜集其他類型的貨郎鼓了,好多事兒都是這樣,精髓印在骨子裡,就是膜拜,不非得占有。

藏品占了一屋子

除了上述的兩樣兒,更多的“響聲”都在不知不覺中加入了我的“隊伍”,比如鈴铛。我手上存的鈴铛有很多種類,馬車鈴、上課的手搖鈴、船舶的鐘鈴……其中有一種,現在已經見不到了,就是“藥鈴”,又稱“虎撐子”。傳說,藥王孫思邈在山上采藥遇到一隻猛虎,正待焦急時刻,發現老虎沒有襲擊的架勢,眼神裡還帶着哀求,原來老虎的嗓子裡卡住了骨頭。孫思邈見狀,立刻相救,可是擔心自己的手伸入虎嘴後被利齒咬住,就用随身的扁擔上的鐵環卡住虎嘴。後來,行醫者手中都拿一環裝搖鈴,聽到聲音,就知“醫行”到來。

咯咯的聲音(響聲的愉悅)3

叫賣的梆子

再如“梆子”,說起這個詞兒,能夠想到的是過去沿街敲打的木質器具,有的是賣豆腐的用的,有的是打更的,在不斷的收集中,我都找到了。“梆子”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戲曲中演唱時候的伴奏樂器。我收藏的最珍貴的樂器“梆子”,是湖南省邵陽市花鼓劇團原團長金海環先生用黃楊木做的。

在整理這些“響聲”的時候,自己也非常吃驚,将近10年,已經堆了一屋子,慢慢已經互相産生了“感情”,愉悅于心,快慰精神。(安建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