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俗稱“禾發瘟”、“吊頸瘟”,是一種流行病,水稻的一生都遭受稻瘟病的侵害,穗期受害損失最重,可造成嚴重坐蔸、全田白穗、顆粒無收。
稻瘟病易發條件主要為:
1、菌源多;2、水稻品種對稻瘟病的抗性,感病品種面積大;3、水肥管理不當,氮肥使用過多過遲以及長期灌深水,會加重稻瘟病發生;4、氣溫:氣溫24-28°,相對濕度92%以上或陰雨連綿、霧多露重、稻葉上有水珠時,最适宜稻瘟病的發生。
稻瘟病發生輕重,主要與品種對稻瘟病抗性及其破口抽穗期降雨量、濕度呈正相關。一般種植3年以上的品種,暴發稻瘟病的風險都很大,是否暴發成災主要取決于其穗期氣候條件,即穗期是否有明顯的降雨集中期或穗期台風降雨的次數和強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