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個村子。村裡住着一個瓦匠,名叫張三;張三旁邊是一個叫王二的農民。張三在外打工數年,終于攢下了三百兩銀子。
張三回家後,人們說他發了大财。張三為此十分苦惱,生怕有人偷了他辛苦攢下的錢。因此,他決定妥善藏好這筆錢,為日後蓋房子做準備。
銀子藏在哪裡?張三想了很久。
起初,他把銀子用紙包起來,小心翼翼地藏在一個小盒子裡,盒子外面又加了兩把大鎖。
張三想了想,覺得這個方法不太妥當:如果小偷把盒子帶走了,那兩把鎖有什麼用?他越想越擔心,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感覺屋子裡沒有安全的地方。
後來,張三終于想出了一個主意。
深夜,他悄悄地偷偷溜出房門,在屋後的牆腳下挖了一個洞,然後把銀子埋在了洞裡。
埋了之後,他還在擔心:如果有人懷疑這個地方埋了錢怎麼辦?
然後他想到了一個巧妙的方法。他趕忙回到屋子裡,在一張紙上寫下了七個醒目的大字:這裡沒有三百兩。然後,他把紙貼在埋銀的牆上。
“嘿嘿,這就沒事了。”張三搓了搓手,安心地回房間睡覺了。
隔壁的王二知道張三發财了,一直關注着他的一舉一動。張三埋銀子的舉動,被王二清楚地看到了。張三睡着後,王二進屋,悄悄地挖出三百兩銀子。
王二捧着銀子,心裡很高興。但他改變了主意,萬一張三懷疑自己偷了銀子呢?突然,王二靈機一動,也在牆上貼了一張紙,上面也寫着七個醒目的大字:隔壁王二沒偷銀。
概括
有時候,越是聰明地使用一些笨拙的方法來掩蓋事實,就越容易暴露事實。聰明反被聰明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