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弗洛伊德主要觀點是什麼

弗洛伊德主要觀點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20:53:05

弗洛伊德主要觀點是什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Part 1,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弗洛伊德主要觀點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弗洛伊德主要觀點是什麼(弗洛伊德簡介和理論)1

弗洛伊德主要觀點是什麼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Part 1

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

◇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後私人開業治療精神病。

◇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标志着精神分析學派最終形成。

◇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

◇1936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侵占,赴英國避難,次年于倫敦逝世。

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

Part 2

學術理論

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态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他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力比多”、“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

提出的精神分析學後來被認為并非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但激發了後人提出各式各樣的精神病理學理論,在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Part 3

基本觀點

精神分析學認為:

1

人之為人,首先其是一個生物體,既然人首先是生物體,那麼,人的一切活動的根本動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沖動,而本能沖動中最核心的沖動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沖動,而在社會法律、道德、文明、輿論的壓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壓抑進潛意識中,使之無法進入到人的意識層面上,而以社會允許的形式下發洩出來,如進行文學、藝術的創作。

2

後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與“生殖本能”對應的“死亡本能”學說,認為人除了維護自身生命生長發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為性欲本能)之外,還有着将自身生物肌體帶入到無機狀态,即死亡狀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戰争、仇視、殺害、自殘中得以非常明顯地表現。

3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沖動的象征化表達,能夠安全、健康地釋放潛意識沖突。

Part 4

理論簡介

一、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以身體不同部位獲得性沖動的滿足為标準,将人格發展劃分為5個階段,其人格發展理論又稱性心理期發展論。

口唇期(oral stage):從出生到 1 歲左右。此期嬰幼兒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動為主滿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門期(anal stage):2-3 歲左右。此期兒童性欲望的滿足主要來自于肛門或排便過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4-5 歲左右。此期兒童性生理的分化導緻心理的分化,兒童表現出對生殖器的極大興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們不僅通過玩弄性器官獲得滿足,而且通過想象獲得滿足。此期男孩會經曆“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結),對于女孩,則經曆“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結)。

潛伏期(latency stage):6歲到16歲左右。在這一時期,兒童的興趣轉向外部世界,參加學校和團體的活動,與同伴娛樂、運動,發展同性的友誼,滿足來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識滿足,娛樂和運動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13歲到18歲。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後即開始,性需求從兩性關系中獲得滿足,有導向的選擇配偶,成為較現實的和社會化的成人。

二、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與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

◎潛意識的本我(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

◎大部分屬于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于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此平衡。

健康的自我具适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并非具單一與同質性之物的立論,仍深遠的影響着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弗洛伊德極為關注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态關系,特别是三者間産生沖突的方式。

這三個系統錯綜複雜,交互作用,從而産生各種行為和思想。本我要求自我滿足其欲望,超我則要求自我将欲望壓抑下去,自我則調和兩方面,依照現實環境,采取适當措施。

三、生死驅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類由互相沖突的兩種欲望所驅動:原欲能量愛欲與死亡驅力死欲。

弗洛伊德所說的愛/原欲,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産生生命的驅力。死亡驅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沖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态,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弗洛伊德直到晚年才認知到死亡驅力,而這兩種驅力的對照,代表了弗洛伊德思想風格的一大革命。

四、關于“夢”的觀點《夢的解析》

1.夢是—種精神活動 “其動機常常是一個尋求滿足的願望”。夢是因願望而起,它的内容是“願望的達成”。夢不僅使思想有表現的機會,而且借幻覺經驗的方式,以表示願望的滿足。

2.夢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 潛意識被壓在人的心靈的最深處,但它很活躍,于方百計要突破前意識的領域冒出來。當“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體息,即自我”處于渾渾噩噩的狀态而放松了戒備的時候,潛意識使開始活動,于是出現了夢。由于做夢的人有不少願望是違反道德的,于是潛意識使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冒出來。夢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夢的化裝造成的。夢既經過多次化裝就必須通過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釋。

3.弗洛伊德認為夢和精神病有相似之處 他認為“夢包含着簡要的神經質病的心理學”。因為他在聞釋夢和神經病時都是以關于潛意識的理論為依據的。他總結夢和精神病都符合潛意識的活動規律,得出的結論是:“潛意識比較喜歡和前意識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視或剛被打入冷宮(受排擠)的概念攀上關系。”通過這種手法,狡猾的潛意識可以偷偷溜到意識領域中去。

弗洛伊德否定了過去人們所說的夢是來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啟示,強調夢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部分,是來自潛意識。夢既不是靈魂的顯現也不是上帝的啟示,而是人類早年實踐活動的濃縮品和沉澱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