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挑選牛羊肉嗎?
選錯了部位不但浪費錢,還要錯過美味。最重要的是,每一個人喜好不同。
有人喜歡入口即化嫩一點的肉,有人喜歡有嚼勁征服感的肉;有人喜愛瘦肉,有人偏好肥肉。這隻關乎個人喜好的口感,沒有對錯。
不同牛羊肉部位有不同的口感與味道,隻要能夠适當地烹調,都可以成為桌上佳肴。但是畢竟各部位口感差異還蠻大的,即使同一個等級,不一樣的部位,吃起來在口味、嫩度及口感上都會有明顯的差異。
·牛肉·
上腦、眼肉、外脊以口感多汁、鮮嫩為主,都是涮鍋的一把好手:
上腦 肉質細膩,脂肪交雜,有明顯的大理石花紋,是涮肉頂配;
眼肉 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肉質細嫩,脂肪含量高,口感鮮嫩多汁。
牛腹、牛胸肉 也是涮火鍋的上乘之選,這兩個部位肉質較粗,肌肉較多,但肉味香濃,嚼感好,火鍋店常見的相間肥牛一般就是牛的腹部肉。
·羊肉·
羊肉适合用來涮火鍋的有經典的8大部位:黃瓜條、羊裡脊、羊上腦、羊筋肉、羊磨裆、羊三叉、一頭沉、羊腱子。其中上腦、三叉、黃瓜條、磨裆這些部位的肉質比較柔軟,易切片且易熟,是涮鍋的佳品。
黃瓜條 羊後腿的大腿内側部分,呈條狀貼着股骨,肉色淡紅,肉質細嫩,肥瘦适中,口感脆嫩,是很多老北京的涮鍋最愛。
羊上腦 位于羊肉頸部後面、肋部前上端,肉質中脂肪交雜均勻,分布似大理石花斑,質地較嫩。
羊三叉 一般指後腿上部,整塊肉形成一個“Y”字形,所以叫三叉。有些店家會分大小三叉,小三叉位于羊前腿上方,肥瘦相間;大三叉肉質較嫩,瘦肉較多,肥肉較少。
羊磨裆 就是臀尖肉,二成肥,質地松軟。不過因為靠羊尾,所以最鮮的同時也最易膻,不推薦新手挑買哦。
想了解更多牛羊肉知識,歡迎關注青青家廚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