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們招聘的同事,放下電話很失落地說‘我師弟說不打算幹機務,這是想啥呢?’”多年負責春秋航空機務部門招聘的張軍平,還記得差不多半年前,自己帶隊去一所業内知名院校校招時,招聘團隊中的同事回到母校、熱情邀請相中的學弟加盟,對方卻因為對民航行業機務崗位待遇前景的擔憂而拒絕,讓他失落不已。但如今,這支招聘團隊則已信心滿滿:“我們春秋響應民航局部署,首批開展了機務薪酬改革試點,今年暑期已經方案落地。下次校招機務,見到師弟師妹就有底氣了!”改革,讓廣大機務工作者看到了讓這份事業更有吸引力的前景。
“上月收入增加30%,而改革讓人高興的不隻是金錢”
“上個月收入大概增加了30%”,說起今年八月,自己在薪酬改革之後按照新方案拿到的第一次收入,春秋航空維修部的基層骨幹朱曉俊和一線工程師王少波各自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得出的結論差不多。兩人分别在春秋機務系統工作了12年和4年。
今年6月10日,民航局正式啟動機務維修人員薪酬體系試點改革工作,并發布《航空公司機務維修人員薪酬推薦體系(試行)》。此次試點改革根據《關于提高機務維修人員職業滿意度的指導意見》開展,是民航局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關愛專業技術人才,紮實推進“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進一步舉措之一。
改革的初衷,在許許多多像朱曉俊、王少波這樣的一線機務員工的切身感受中,正在得到體現。
朱曉俊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職業理想一直是幹民航,所以畢業求職毫不猶豫地選擇機務。剛工作那些年,實現夢想的快樂加上良好的職業待遇,他幹得很舒心。不過近些年來,朱曉俊發現,越來越多同學和類似職場年限的同行,轉入了互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等行業,自己雖然也有按照年資、級别帶來的加薪,但幅度相當有限,比人家落下了一大截。在春秋幹了十多年機務,對企業、對民航都有非常深的感情,也相信這是一個長期的朝陽行業,不過面對落差,難免會有“個人職業規劃是否選對了”的困惑。類似的,從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入職春秋機務四年之後,王少波同樣發現,大學同學中的不少人開始告别機務工作,近幾年新入職的同事裡也有換了職場賽道的。
作業中的春秋機務人員
春秋航空改革中,諸多用以計算薪酬的權重,都有賴于落實電子簽名、電子工卡的前提。而從2014年9月開始,春秋航空機務系統就參加了民航局的機務作業電子簽名試點,機務人員上崗時電子簽名、為機務人員提供電子工卡、數字化記錄機務維修情況等,均已行之有年。所以改革落地之際,作為基礎環節,機務員工已經習慣了上崗時電子簽名,機務作業的流程已經實現了數據化、信息化的記錄和管理,從而能及時打通并挖掘後台數據,便利地在信息系統裡調整各種修正因素,用于推進改革。
在民航華東管理局支持下,春秋航空機務系統還已經連續9年開展了《維修工作的風險分析》科研課題。這一課題瞄準了機務維修工作中可能面臨的各類施工風險,包括了從飛機構型到器材配備、從拆裝難度到收尾測試、從檢查要求到維修人員的安全防護等要素,從多個維度突出維修工作的特點,将維修工作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充分展現;因而也能在此次改革中,用研究成果、特别是課題積累的海量前期數據,來分析、體現維修人員的真實付出和貢獻,這和民航局改革指導意見不謀而合,更能有助于精準梳理出改革方案所需的具體權重參數。
在薪酬改革被這些先行一步項目賦能的同時,改革的推進,又反過來使得春秋航空的機務作業電子化記錄、完善機務維修工作風險防控等等創新項目,獲得了更有力的推進抓手,形成良性循環,助力了企業機務領域的規範疲勞管理、生産保障、後勤支援、獎懲制度,有助于在更大範圍提高機務維修人員職業滿意度。
廣大春秋機務員工在8月的驚喜是一個開始,在初步取得良好反響的基礎上,春秋航空将在行業管理部門的部署和指導下,把目前的試點持續到年底,并根據反饋持續優化,形成正式的機務薪酬改革方案,從2022年起施行。民航的“我為群衆辦實事”,有望在這家民營低成本航空領頭羊,為廣大機務職工寫下更值得期待的篇章,創造新的行業範例。(《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