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更加簡潔,更加個性,字數更加靈活,輕博客帶着品質與期望推入市場,但似乎并有在社群平台上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而今,微博越來越成為一個營銷工具、博客光芒一去不複返之際,一種更加簡單,更加個性,更加便捷的網絡媒體找到了它的位置。LOFTER是網易在2011年8月份推出的輕博客。在微信推出來7個月後這款博客工具也跻身市場。在當下社交平台、信息分享平台層出不窮,新浪騰訊大佬又獨霸江湖的時代,網易的輕博客能夾處逢生嗎?
LOFTER一詞是由LOFT引申出來的。LOFT的意思是寬廣開放的自由創作空間,加上後綴ER,LOFTER意指有興趣愛好,熱愛創作、樂于展示自我的人,網易正是因此将輕博客命名為LOFTER,意在聚集此類人群。當代藝術家,潮流青年,視覺表達愛好者等等都是LOFTER的核心用戶,讓自己的作品、生活經曆得到分享,LOFTER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平台。
面對微博、微信朋友圈,豆瓣小組,人人小組衆星雲集的現狀下,LOFTER想要怎樣賺取讀者的眼球?從功能上說,使用LOFTER的用戶可以發送音樂、視頻、圖片、還有沒有字數限制的文字,從這點上看可以免除微博字數限制,也可以免除Instagram和nice隻能發圖片的限制。從風格上說,LOFTER在“專注興趣,分享創作”的口号下,核心用戶是充滿藝術細胞或者是文藝範的青年,因此比起微信朋友圈隻能看到好友的限制,以及微博上隻能看到關注的人的限制,在LOFTER上你能看到更多志趣相投者的狀态。比起豆瓣和人人小組來說它的風格更加明确,操作更加方便、畫面更加簡潔,這都讓LOFTER成為衆多社群平台裡獨特的一支。
盡管有這些優勢,LOFTER從2011年中旬推出到現在也沒有大紅大紫過,手機端下載量也沒過百萬。論社交屬性比不過SNS,論信息屬性比不過微博,論新聞屬性比不過門戶。在客戶定位上也不是全民化,主要還是針對一些有文藝細胞的人群,對于其他類别群衆來說,這款産品不具備很強的吸引力,用戶黏着度也不會高。想要擴張用戶數量,增強影響力,LOFTER在自我營銷方面還可以多下點功夫。
早之前美國輕博客風來襲,受到很多人歡迎,成為輕博客進軍市場的範例,也預兆輕博客的市場潛力。當下中國門戶和各種閱讀工具掠奪原創内容價值,LOFTER提供資訊創造和公共分享的平台,并且高質量的存在,對于讀者和作者來說都将是一個福利。隻要能在作者、讀者、廣告商、平台找到一個互利的平衡,LOFTER就會成為網絡媒體上的赢家。現在的網易主要靠遊戲掙錢,輕博客作為一個新的産品,盈不盈利帶來的壓力并不大,對于挖掘其中的潛力網易還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