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上班第一天,還适應嗎?每輪長假過後,必有如此一問,很多人假期結束後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焦慮失眠等出現上述症狀就是假日綜合征。要避免假日綜合征,就要選擇正确的休假方式。
假日飯局很傷腸胃
很多人得假日綜合征,全賴自己。想想自己在節假日中的所作所為吧麻将搓了一圈又一圈,忙得通宵達旦;飯局趕了一場又一場,喝得東倒西歪;上網、看韓劇、打遊戲、唱卡拉OK說是放假、休息,其實比上班工作都累。在國人特有的文化中,用應酬飯局拉關系成為職場的灰色法則,在飯桌上喝酒喝到倒才能交到有用的朋友,在此邏輯下,吃飯被賦予了某種含義,暴飲暴食也不足為怪。
飲食極度不規律,導緻假日裡醫院的消化科和急診室也是人滿為患。專家介紹,暴飲暴食導緻的急性腸胃炎、膽囊炎、胰腺炎占到門診量的30%以上。而假日聚餐常常是暴飲暴食的罪魁禍首。
支招:吃飯沒食欲,肚子還總感覺發脹,是假期中常見的假消化不良症狀,不少人會選擇服用各種助消化的藥物。助消化類藥,相比來說中成藥比西藥功能更全面,更安全一些,服用時注意一定要用溫開水送服,避免對胃腸進一步刺激。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劉汶說。消化不良時服用香砂養胃丸、加味保和丸等中成藥功效較為全面,選用更方便。
紮堆購物旅遊最鬧心
元旦小長假,很多人選擇用購物、旅遊等方式度過。四川大學得覺文化中心格桑澤仁主任分析,一些名牌商品滿足了某些人的虛榮心,加之商場在假日的營銷策略,打折、酬賓,奢侈消費的潛移默化,人所共有的從衆心理,都會讓人們在購物中欲罷不能,商場擁擠不堪。而中國式人山人海旅遊造就了一放假就是高速堵車,景點堵人。南京的網友吐槽,動物園裡人滿為患,99%的動物都是人,也有網友戲稱:不是擠在景點,就是堵在去景點的路上。
支招:旅遊的本質是什麼?廖偉棠在《旅遊何必這麼累》一文中說:古人行萬裡路的目的與讀萬卷書一樣,更多是為了見賢思齊,見美思效。旅遊當如讀書,是去發現自身平素生存以外那個陌生世界的美麗,放開自己的審美桎梏,我才會變得更大更開闊。這大概是對旅遊最好的诠釋。無論去哪裡旅遊,把心靜下來,用心去感受,或許在家門口的小花園裡都能發現美景。即便要去景點,也應該合理安排出遊計劃,對人擠車多的情況要保持冷靜,才能讓旅遊充滿情趣。
宅在家看電視、狂睡也不健康
既然哪兒哪兒人都多,宅在家裡也許是最健康的休息方式,而大家卻選擇了最不健康的方式:上網、看電視、狂睡。
北京市2008居民時間利用調查結果顯示,一天之中,北京城鎮居民可以自由支配時間為4小時21分鐘。在此期間,人們用了近兩個小時來看電視,還有33分鐘用來上網。這種休息方式很可能導緻人際關系的冷漠和溝通能力的缺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内科主任醫師,心身疾病會診中心主任姜鳳英教授格外擔心,在網上跟陌生的網友聊得熱火朝天,和身邊的人反而無話可說,這可能會逐漸喪失對生活的樂趣。
而睡覺是很好的休息方式嗎?答案是否定的。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人口衛生部門的慢性病流行病一項調查顯示:45歲以上的成年人睡眠時間太長,如10個小時或更多與他們患上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焦慮症和肥胖症)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支招:學學歐美人的休假方式,做減法,把頭腦清空,讓身心放松。在美國度假,印度人會待在科技博物館裡、歐洲人穿梭在現代藝術館中,美國人則在自家後院燒烤或在沙灘上曬太陽,而中國人都喜歡在各大名牌折扣店裡瘋狂購物。鄭帥在美國待了近十年,她的這段描述反映了不同國家的人迥異的休閑和旅遊習慣。
歐美人把放假休閑當成再平常不過的一種生活習慣,他們隻是和家人在遊泳、嬉戲、享受日光,或者和朋友在家裡一起喝瓶啤酒、看場球賽。而國人則對休假的心理預期過高,而落差大,失落感自然強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