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裡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
有人住院做手術,
接下來肯定有人給煲雞湯、送雞湯,
這個時候真的适合喝雞湯嗎?
雞湯的營養價值真的有這麼高嗎?
醫生總說吃流質食物,
哪些食物是流質食物?
今天專業的營養師教您術前術後怎麼吃。
圍手術期的營養支持
圍手術期包括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後。
圍手術期營養支持原則
① 飲食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簡單到多樣,循序漸進,少量多餐。
② 通常是由水→清流質→流質→半流質→少油軟食→普食逐漸過渡。
③ 随時觀察有無腹痛、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症狀,并及時進行飲食調整。
圍手術期營養小問題
問題1:手術前緊張,吃不下飯怎麼辦?
吃好,睡好,恢複好!手術前幾天應該高能量高蛋白飲食,使機體充分貯備熱能,以彌補手術後的能量消耗。手術患者一般在手術前12小時才開始禁食。
問題2:醫師和營養師說的流質,半流質是指哪些食物?
流質食物:一切食物均為流體,易消化,易吞咽。注意烹調方法,鹹甜相間,以增進食欲。少量多餐,每天6-7餐,每餐量為200-250ml,特殊情況按醫囑而定。
宜選食物:可食米湯、蛋花湯、蒸蛋羹,牛奶、果汁、菜汁,各種藕粉、豆腐腦、綠豆湯等。如需高能量,可選用濃縮食品,如奶粉或流質營養液。
半流質食物:食物必須呈半流體狀态,實質易咀嚼和吞咽,易消化吸收。少量多餐,每隔2-3小時/餐,每天5-6餐,主食固定,全天不超過300g。品種可多樣化,以增進食欲。
宜選食物:主食類可食大米粥、小米粥、挂面、面條、面片、馄饨、面包、烤面包片、蛋糕、餅幹、蘇打餅幹、小包子、小花卷、藕粉等。
肉類選瘦嫩豬肉剁成肉泥、汆小肉丸、小蛋餃等,瘦肉可先煮爛再切碎。雞肉可以制成雞絲、雞泥,蝦仁、軟燒魚塊、汆魚丸,碎肝片等。
蛋類除油煎炸之外,其他如蒸蛋羹、卧蛋、炒雞蛋、蛋花等均可食。
乳類及制品,如乳酪、牛奶、奶油、黃油、豆腐,及蛋糕等均可食。
豆類宜制成豆漿、豆腐腦、豆腐、豆腐絲等食用。
水果及蔬菜須制成鮮果汁、菜汁等,還可食少量的碎嫩菜葉。
問題3:手術後由哪些飲食的禁忌?
一般術後1周内,為防止腹部脹氣,不食用牛奶、豆漿、濃糖水及一切容易脹氣的食物,一周後腸道功能恢複可進食牛奶和甜食。豆類、大塊蔬菜、大量肉類、油炸食品如炸魚、炸丸子等均不可食。
胃腸道術後患者2周内限制攝入含粗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大白菜、香菜、蒜苗、韭菜、包菜等,避免刺激胃腸道。
問題4:手術後白蛋白低,應該吃那些食物?
蛋白質是維持組織生長、更新和修複的必需原料。手術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質缺乏,不利于創傷的愈合恢複。術後恢複期供應充足的蛋白質至關重要,主要是彌補手術過程中丢失和機體分解代謝的增加。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畜禽等瘦肉、蛋類、豆類及其制品、奶類、魚蝦類等。盡量食用價值高的動物蛋白質,如雞蛋、牛奶、魚、肉等,以提高在體内的利用率。
建議每人每天飲奶300g(相當于每天1包純牛奶),也可食用其他相當量的奶制品,可獲得約300mg鈣;
建議每人每天
200g豆腐、
100g豆腐幹、
30g腐竹、
700g豆腐腦、
800g豆漿;
肉類每天吃1-2兩,雞蛋1個;
問題5:雞湯、魚湯、骨頭湯營養價值高嗎?
傳統的觀念認為,雞湯、甲魚湯、骨頭湯營養豐富,而事實上并非如此。
長時間高溫烹煮後,很多的營養物質都被破壞了,如雞鴨魚肉的優質蛋白質都因高溫而變性、維生素類(維生素C)也因高溫破壞分解了。
如果隻通過喝湯來補充營養,不但不能補充營養,時間久了反而會導緻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缺乏等。建議術後患者在喝營養湯的時候可以吃點湯裡的肉,或者用營養湯煮面條,制作成營養湯面,增加術後患者的食欲。
食譜推薦
術後飲食,先試飲水,喝少量溫開水(20-30 ml),如無不适,可進食流質,進食的量從每次20-30 ml開始,逐漸增加到每次100-150 ml,每天進餐5-6次;2-3天後改食少渣半流質,每次150-200 ml (半碗至一碗),每日4-5次,餐間可添加一些流質食物;7-8天後可以過渡到軟食,每日3-4次。根據患者的情況,大約術後半個月左右可以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快來看看營養師的推薦食譜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