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如何讓寶寶長得更高?

如何讓寶寶長得更高?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13 00:35:51

  讓孩子長高的5大要素

  多曬太陽

  科學研究證明,曬太陽有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能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加速體内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并能預防貧血和佝偻病。因此,應給兒童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促進生長發育。曬太陽的時間,一般認為上午9點和下午4點左右較好,每天2個小時即可。

  注意營養

  在日常膳食中适當增加些雞、鴨、魚、肉、蝦、禽蛋、牛奶、豆類等富含蛋白質、卵磷脂和賴氨酸的食物,以利于兒童大腦的發育和身體的成長。此外,還應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和動物肝髒等,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利于兒童的新陳代謝和骨骼的生長。

  多做運動

  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适宜長高和健腦的體育活動,如踢毽子、跳繩、拔河、跳橡皮筋、藝術體操、單杠和各種球類運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腦細胞得到充分的營養,并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骨骼、肌肉、大腦發育的更好。

  睡眠充足

  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後出現的。生長激素分泌多了,孩子的身高自然也會“高人一等”。所以,處于生長期的青少年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熬夜,保障每天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否則影響身高。另外,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而舒适的睡眠環境,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有助于孩子進入夢鄉。

  心情愉快

  心理問題也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但心理問題往往被家長所忽視。如果心理壓力過大,長期抑郁,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文明、安靜的家庭環境,使孩子心情舒暢,使之健康成長。

  $SplitPage$

  有助于孩子長個頭的5食品

  人體長高主要取決于長骨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勁骨、肥骨。這裡推薦有助于升高增長的五大食品,下面為您介紹一下:有助于孩子長高的五大食品。

  第一是白色食物

  牛奶是一種全營養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鈣、磷等,對增高極為有利。

  ◎小貼士——牛奶飲用的誤區

  (1)牛奶應該煮開喝

  牛奶煮熟後,營養會有所損失,而且煮的時間越長,損失越大。這是因為随着溫度的升高,牛奶中所含的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都會發生化學變,不僅色、香、味降低,還會轉化成其它物質,所以牛奶加熱時間不宜過長。

  如今家中購買的鮮奶,一般都是經過消毒的,可直接飲用;如果喜歡喝熱奶,可采取隔熱加溫的辦法,把新鮮的袋裝奶放進熱水中5分鐘即可,這樣能夠保留更多的營養。

  (2)給孩子喝的牛奶越純越好

  給孩子喝太純的牛奶,這是不對的,因為純牛奶中所含蛋白質是母乳的3倍,孩子太小,無法消化和吸收過多的營養物質,喝太純的牛奶會引起孩子腹瀉拒食等現象,所以在給孩子喝牛奶的時候要兌些水和适量的糖,以便于消化。

  不過加水和糖必須定量,不要太多。一般是每毫升牛奶加5克左右的糖,20%左右的水就可以了。

  (3)喝奶之前扔掉奶皮

  在煮牛奶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一層奶皮,很多家長在喂孩子的時候都将它去掉,這是不對的,因為奶皮中含有脂肪和豐富的維生素A,對孩子的健康,尤其是眼睛很有好處。

  (4)牛奶中加入果汁更有營養

  有些家長喜歡在牛奶中加些果汁,一方面孩子愛,另一方面認為這樣更有營養,專家指出,其實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這些弱酸性飲料會形成凝膠物質,很不容易消化,所以應該将飲用果汁的時間與喂牛奶的時間隔開,一般有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5)牛奶可以和稀飯米湯一起喂食

  還有很多家長喜歡在牛奶中加一些稀飯、米湯再喂孩子,其實這也是不對的。

  有人做過實驗,将牛奶與米湯摻和以後放在不同的溫度下,結果維生素A損失了很多,孩子缺了它可不成,所以建議将它們分開給孩子喝。

  $SplitPage$

  第二是棕色食物

  沙丁魚是蛋白質的寶庫。另外也可以食用鱿魚、鮑魚、鯉魚和含鈣、磷比較豐富的魚松等。

  ◎ 小貼士——

  (1)魚類還可以促進傷口愈合

  蛋白質不但能增進幼兒成長發育,有傷口的時候,它可以使其傷口快好起來。而魚類的蛋白質含有人體所需之九種必需胺基酸,這些蛋白質到我們身體後,約有87-98%皆可被我們人體所利用,所以魚是“一級棒”的蛋白質來源。

  (2)選購魚類需注意事項

  父母在喂食小孩子時要注意把魚刺去掉;除此之外,選購魚類時需注意五點事項:

  1.肉質要有彈性。

  2.魚鰓呈淡紅色或暗紅色。

  3.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4.外觀完整,無鱗片脫落之現象。

  5.無臭腥味者為新鮮的。

  (3)提醒

  1、不是指吃魚就萬事皆成了,牛奶、肉、豆類及豆制品、五谷根莖類(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六大類食物缺一不可。

  2、除了食物均衡外,還要注意食物是否富變化性及符合孩子的口味。

  $SplitPage$

  第三是綠色食物

  菠菜是維生素的寶庫。每天吃100克菠菜,就可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另外也可多吃含維生素比較多的油菜、莴苣和辣椒等。

  ◎ 小貼士——菠菜最好涼拌吃

  (1)過多攝入菠菜中的草酸可能對人體有害

  美國《時代》雜志曾将菠菜列為現代人十大最健康食品的第二位,原因是菠菜富含多種維生素成分,其中以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較高。

  不過,有關專家認為,菠菜含有大量的草酸,過多攝入草酸可能對身體健康有害。菠菜裡的草酸主要是以草酸鈣和草酸鉀的形式存在,草酸鈣不溶于水和胃腸液,不會被吸收,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草酸鉀的水溶解度很高,1克草酸鉀能溶于3毫升水,所以菠菜煮湯後,大量草酸鉀就溶解到湯裡。草酸鉀進入體内後,遇鈣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在消化道裡沉澱,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還可能引起結石症。

  有關專家認為,草酸鉀易溶于水,直接用水煮菠菜湯喝并不科學,應将菠菜加水稍煮後,把湯倒掉,再涼拌着吃。吃菠菜後如能多喝些水,也可減少草酸鈣結石的機會。

  (2)涼拌菠菜做法

  原料: 鮮菠菜750克,精鹽、味精、蔥絲、姜絲、花椒油、香油各适量。

  制法:

  1、将菠菜擇去老葉,劈開。用水清洗去泥沙,撈出控水。

  2、鍋内注入清水,燒沸,放入菠菜炸軟,撈出放冷水内過涼,擠淨水分,放碗内加精鹽、味精、蔥姜絲拌勻。

  3、鍋洗淨,放入少許香油,用小火燒至五、六成熱時,加入花椒煸炒出香味,撈出花椒不用,将花椒油淋澆在碗内菠菜上,用盤蓋住捂一會兒揭開,裝入盤内即成。

  $SplitPage$

  第四是橙色食物

  胡蘿蔔含大量的維生素B1、B2、B12、咽酸,它被稱為紅色的金花。兒童的菜肴裡每天加入100克的胡蘿蔔,大有益處。

  ◎ 小貼士——吃胡蘿蔔要注意什麼

  胡蘿蔔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蔬菜,它不但質脆味美、營養豐富,且易儲存。最近美國科學家又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蔔,可以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蔔,有助于預防心髒病和腫瘤。平時我們吃胡蘿蔔習慣生吃或切成片與其它蔬菜炒食。

  這種習慣吃法是否符合營養學原理呢?

  實踐證明:把胡蘿蔔切成片,用油炒6~12分鐘,胡蘿蔔素的保存率為89%;切成塊加調味品炖20~30分鐘,胡蘿蔔素的保存率為93%;如果切成塊再加調味品和肉,用壓力鍋炖20~30分鐘,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高于95%。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因為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存在于其細胞壁中,而細胞壁是由纖維素構成的,人體無法直接消化,必須經過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将細胞壁破壞,所含的β-胡蘿蔔素才能釋放出來,為人體所利用。加之,β-胡蘿蔔素是一種脂溶性物質,不能溶在水中,隻溶于油脂中,在人體内的消化吸收率與油脂有很大關系。

  所以,吃胡蘿蔔最科學的方法是切塊加調料和肉一起炖20分鐘左右,在這期間不要開鍋蓋。

  $SplitPage$

  第五是黃色食物

  柑桔當中維生素A、B1、C含量分别是蘋果的3倍, 那麼酸桔、廣柑、香橙、檸檬都是屬于柑桔類的食品,每天吃二個新鮮的柑桔類水果, 是非常好的。

  ◎ 小貼士——食用桔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食用量

  據研究,每天吃3個桔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 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 C時,體内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2)桔子不宜與蘿蔔同食

  蘿蔔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産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并很快代謝産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桔子,桔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羟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緻甲狀腺腫。

  (3)桔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桔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 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吃桔子的前後1小時内不宜喝牛奶。

  (4)飯前或空腹時不宜吃桔子

  因為桔子中的有機酸會刺激胃壁的粘膜,對胃不利。

  (5)老年人要少吃

  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

  (6)有些孩子多吃桔子會上火

  有些孩子吃桔子過多還會出現中醫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

  因此,我們認為兒童不要多吃桔子。若吃多時,應停食1-2周再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