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節日裡,人們的宴席接二連三,在飽餐山珍海味的同時,免不了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胃部不适,以及腹瀉等症狀。近日記者在各大醫院的消化門診了解到,這幾天來門診看病的患者比以前明顯增多,尤其以消化不良和腹瀉的腸胃疾病最為常見。如何讓疲憊的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讓身體以飽滿的狀态投入工作學習呢?現在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肝髒是人體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體内新陳代謝的中心站。
據估計,在肝髒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500種以上。肝髒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糖的分解、貯存糖原;參與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的代謝;解毒;分泌膽汁;吞噬、防禦機能;制造凝血因子;調節血容量及水電解質平衡;産生熱量等。在胚胎時期肝髒還有造血功能。
疲憊的腸胃
因此,解決消化系統的問題也不能不考慮到保護肝髒。
沖
蔬菜果汁沖洗保肝
修整胃腸,可用果蔬汁“沖”,能起到保肝作用。因為肝髒是人體的解毒器官,海鮮、肉類等分解的有毒物質都集中在肝髒中代謝,努力分解毒素的肝髒細胞就容易經受損傷、恢複、再損傷、再恢複的過程。果蔬汁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可加速幹細胞的這種再生過程,從而促進人體排出積攢的有毒代謝物質。
推薦一香蕉汁:
香蕉含有天然抗生素,可抑制細菌繁殖,可增加大腸裡的乳酸杆菌,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通便排毒。
推薦二葡萄柚汁:
葡萄柚的膳食纖維極多,能促進腸胃蠕動,有通便清腸的特殊功效。
推薦三橙汁&四木瓜汁:
橙汁和木瓜能很好地調整消化機能,它們都有去熱滞的作用。
推薦五蘋果汁:
蘋果汁能調理腸胃。
推薦六甘蔗汁:
甘蔗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利尿通便、解酒毒、除口臭的功效,可改善反胃嘔吐。
推薦七西紅柿汁:
西紅柿則味甘性涼,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養
控制飲食多吃清淡
雞、魚、蝦等食物都是春節餐桌的主要菜肴,加上頻頻飲酒,或冷熱食物混雜,都會造成胃腸負擔,出現腹痛、腹瀉、腹脹等症狀。大魚大肉若無節制,容易造成中醫所說的“濕熱”和“積滞”,輕則腹脹、便秘、胃口差,重則可能出現嘔吐、精神呆滞及發低熱。由于内熱也容易造成外感,所以有些人還會因此引發感冒。
控制飲食,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讓胃腸道休息。而饑餓療法也是治療“積滞”的妙方,一兩天不進食,可讓腸胃感覺更舒暢。日常食療可以用清熱祛濕的方法。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纖維素。一日三餐最好用素食慢慢調節,早餐一定要吃菜,像芹菜、生菜、芥菜、胡蘿蔔等新鮮蔬菜最好當主食來吃,這些富含葉綠素、胡蘿蔔素、維生素,纖維多的蔬菜能和大量的肉、魚、蛋類取得營養均衡,還具有調理腸胃的作用。
重點推薦:消食理氣的蘿蔔,或在煲湯時加入清熱祛濕的溪黃草、車前草等。
對付便秘與腹瀉的小偏方:
便秘:可以自制檸檬蜂蜜水來治療。将3~5片檸檬片和一勺20~30毫升蜂蜜混合裝進小瓶裡,密封後放入冰箱中,第二天将析出的蜂蜜檸檬混合汁液用溫開水沖服即可。連續喝幾天便秘症狀就會有所改善。
腹瀉:用“焦米粥”來治療腹瀉。就是将平時家裡普通的大米放在火上烤糊,可在平底鍋中烤,然後用烤糊的“焦米”來熬粥喝,可緩解因為吃得不當導緻的腹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