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摩根圖書館及博物館将于 2007 年 8 月 28 日起 ,展出荷蘭已故畫家文森特·梵高于1887年至1889年間寫給法國年輕藝術家及詩人埃米爾·伯納德 20 封罕見的書信,可窺見一代大師的内心世界。
這些梵高的信件用法文書寫,博物館提供了英文譯本。
在信中,梵高對伯納德坦誠相待,談到自己在精神病院的飲食、身體狀況和周圍的環境,而且不忘提醒朋友注意保重身體。其中一封寫道:“你要食好、住好,時常做愛,靜靜地抽煙和喝咖啡。”絕大部分信件下款簽上:“永遠是您的梵高。”最終梵高于 1890 年自殺身亡。
大師梵高也證明了做愛養生法确實是從以前就被人們發現并推廣了,我們就來詳細說說它。
有人說,人有三大需要: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就是性生活。早在2000 多年,孔子就有“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明訓。詩經更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說。
晚年在廣東羅浮山修道的晉代葛洪認為:“人不可陰陽不交”,性事乃人的正常需要,若無性事,則緻“幽閉曠怨,多病而不壽也”。就是說“性”之事“能殺人,亦能生人,故之能用者,可以養生,不能用者立可緻死。”
古代性養生學都認為,性生活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權利,是夫婦濃情洽意的紐帶,是家庭生活的調節劑;但是性生活時要求注意掌握一定的原則和法度,又懂得保養才有益于男女雙方的衛生與健康。千古以來都是如此,性事處理得好,則可生活幸福美滿,使人健康生存,又可繁衍後代,優生優育;處理不好,多少人未老先衰,甚至死在花色之下。用現代的語言說:正确處理性與命的關系,就是良性循環,互為促進;處理不好,就是惡性循環,性、命同毀。
我國性養生學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内容廣博,學術精湛,是人類文化園囿中的十分珍貴的瑰寶,古代的賢哲們對于房室養生學的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當今世界上無論在性學界還是醫學界,無不為之贊歎。用現代性醫學的眼光看,内容同樣豐富多彩,包含性觀念、性器官、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反應、性行為(性交體位、動作和技巧)、性疾病治療、孕育與優生、性禁忌等。
古代性養生學在基本觀念上就是萦繞在中國人心中幾千年不變得陰陽天道,其揭示了我國古代性生活必需遵從養生和優生的原則:養生為自己快樂長壽,優生則是為後代健康昌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古代的性養生學不但主張性行為中注意養生,甚至通過性行為來養生,通過對性器官的保養達至養生,促進性生活的愉悅。是中國傳統性醫學一開始就表現出來的特點。
即使在“存天理、滅人欲”的極端思想統治下的宋、明、清時期,公開談論性事養生被認為大逆不道的犯罪行為,但民間對性養生術的研究和追求照樣沒有停止。被我國現代男科專 家王益鑫教授稱為保養睾丸的首推方法——“金冷法”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并一直流傳至今的。
随着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保養意識的增強,特别“金冷法”對性保養方法的推廣使用,人們的性壽命大大延長,現在70歲的男子仍然“性緻勃勃”已是十分平常。
小編結語:現代男性具體行房的次數還需結合自身體質、心态與健康狀況等。20多歲的人也同樣不能盲目逞強;40多歲的中年男性隻要身體允許,多次行房未嘗不可;五六十歲的男性若仍然健壯,也不必盲目遵循這條規律,隻需适當節度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