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便溏呢?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其實便溏就是大便稀、軟、不成形的意思。便溏不單單隻是排便不适,它還經常伴有兩腿發沉,頭重如裹,有身背重物感這些不适。
長期便溏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因為容易出現經常腹瀉便秘,特别是進食油膩食物之後,這些症狀會更加明顯,而且面色蠟黃,精神不振這些都是因為長期便溏引起的不良影響。
今天我們就從中醫方面為大家排除便溏帶來的煩惱。
中醫認為這屬于“ 濡洩 ”範疇,其本質原因是脾虛濕盛,其中脾虛為本,濕盛為标。脾虛又分為脾氣虛和脾陽虛兩種。
1、脾胃氣虛
脾運化水谷精微,與胃腑相為表裡,胃主受納,若長期飲食失調,勞倦内傷,久病體虛等均可導緻脾胃氣虛,不能納受水谷和運化精微,而導緻便溏。
症見:飲食減少,食後腹脹,肢體浮腫,大便溏瀉,體倦無力,氣短懶言, 面色萎黃 ,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一般宜健脾益氣;可用四君子湯。
方中人參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胃。臣以苦溫之白術,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2、脾胃陽虛
脾胃氣虛進一步發展,或過食生冷,或過服寒涼瀉下藥,損傷脾胃之陽氣就是脾胃陽虛。
比如說很多人經常喜歡喝冰鎮飲料,便秘的時候喜歡喝一些番瀉葉泡茶,上火了之後喜歡吃三黃片。這一類行為,時間長了之後,肯定會對脾陽有損害。脾陽受損便容易形成陽虛。
症見:飲食減少,口泛清水,腹中冷痛,喜溫欲按,四肢不溫,久瀉,久痢。婦女白帶清稀,小腹冷痛。舌質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溫中健脾。可用理中湯。
方中幹姜溫運中焦,以散寒邪為君;人參補氣健脾,協助幹姜以振奮脾陽為臣;佐以白術健脾燥濕,以促進脾陽健運;使以炙甘草調和諸藥,而兼補脾和中。諸藥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運,升清降濁機能得以恢複,則吐瀉腹痛可愈。如果脾胃虛寒而又挾腸熱,可以理中湯加黃連,此方對這類洩瀉屢收捷效。
3、中氣下陷
中氣指中焦脾胃之氣,脾氣虛到一定程度,升舉無力,降多升少,便成下陷之勢,對髒腑維系升舉之力減弱,内髒器官位置相對下移,脾氣虛陷。
症見: 多兼有氣虛和氣陷兩種證候,往往會出現飲食減少,體倦肢乏,少氣懶言,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大便稀溏,舌質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陰挺等。伴有頭暈目眩,肢體困重倦怠,聲低懶言。多見于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及慢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病。
宜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可用補中益氣湯。
方中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補中益氣,升陽固表,故為君藥。配伍人參、炙甘草、白術,補氣健脾為臣藥。當歸養血和營,協人參、黃芪補氣養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滞,共為佐藥。少量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協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共為佐使。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我們之所以會生病,基本上都是錯誤的生活方式形成的。如果對自己身體重視,就沒有什麼做不了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進行自我調節,比如便溏便可以用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山藥、蓮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棗、闆栗及豬瘦肉、牛肉、雞肉、牛奶、豆制品等來改善脾胃。當情況比較嚴重時也可以進行中醫對症調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