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為提高全社會對太行古堡申遺工作的認識,形成人人參與申遺的濃厚氛圍,讓更多人認識太行古堡、了解太行古堡,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太行古堡申請世界文化遺産呐喊助威。晉城市委新聞中心、山西畫報晉城記者站聯合晉城市太行古堡研究院推出太行古堡專題系列報道,深度挖掘古堡背後的文化内涵,全方位介紹太行古堡深厚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價值,将太行古堡作為晉城“代言人”展現在世人面前。(山西畫報·太行頭條)
大美大禮大周村
大周七間古閣
山西省晉城一帶,是我省古村古堡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記者曾多次對這裡進行古迹的尋訪,這次尋訪太行古堡記者再次來到了高平市馬村鎮大周村。
大周村古稱周纂鎮。相傳北周大将周纂曾在此鎮守,因其治理有方而得名。春秋時期為韓國縣城。大周村扼守交通要道,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大周村發展于唐宋,盛于明清,極盛時村中建有九閣九門,村中多出武官、巨賈。村中現存的曆史建築約3.6萬平方米,重要的寺廟宅院有湯王廟、火神廟、關帝塔、祖師閣、劉家院、韋家院、琚家院等,這些宋元明清時期的曆史建築,村落發展脈絡相對完整清晰。此外,作為一座軍事重鎮,大周村有着獨特而完整的布局規劃,村中的九城九門,錯綜複雜的地道,大大小小的圪洞街道,無不彰顯着這座古村的曆史文化魅力。
從“周纂”到“大周”
大周七間古閣
高平市近年來憑借得天獨厚的古村落資源開發旅遊, 記者報道過的良戶村如今已經小有名氣,而大周村則直到2014才被列入第六批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名單。由于在2012年還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大周村便成為高平市繼良戶、蘇莊、伯方之後的又一個“雙料國村”。
大周村原名周纂鎮,得名于五代十國的後周時期,村内《武氏家譜》中《周纂紀略》記載:“後周時,曾遣大将楊纂以鎮此地。地以人重,引以為名焉。”就是說大将楊纂曾在此鎮守,百姓安居樂業。後人為懷念楊纂,各取“周朝”和“楊纂”中一字,定名為“周纂”。但“周纂”什麼時候改成“大周”,記者尚未找到相關史料,但感覺“大周”要比“周纂”顯得更大氣、更有古韻,當然也更通俗好記。
深“圪洞”,大城門
圪洞
圪洞
從晉城市區驅車60分鐘,便進入了村内。從村口到村中心,一路上便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古民居鱗次栉比,下車後在村内漫步,深巷一個接一個,寬窄雖然不同,但一樣的深邃悠長和四通八達。除了村委會門前的東、西大街已被拓寬硬化之外,其餘街巷大多都保持古貌,整個村落的舊時格局也保存基本完整。
古街
熟悉當地情況的向導告訴記者,大周村的曆史街巷稱為“圪洞”。熟悉山西方言的人都知道,“圪”在山西方言中是一個無實際意義的前綴詞。把小街巷稱為“圪洞”,在我省中南部的村落裡較為常見。大周村的圪洞,從名字上便可以分辨出圪洞的外觀特征,以及過去裡面住的人家姓什麼、以什麼職業為生:如高樓圪洞,自然是因為巷内高樓較多;當鋪圪洞,巷内當年開設有當鋪;鹽店圪洞,巷内的韋氏家族以經營鹽業為生。除此之外,還有馬蹄圪洞、府圪洞、背圪洞等。由于村落舊時格局保存較好,幾乎全部的圪洞都還在發揮着作用。
大周村現在還存有兩座城門,分别是西城門和西南城門。西城門是一座城樓式建築,為村内的标志性建築之一,最高處3.7米,門洞寬2.9米,門洞上有一塊匾額,上書“周纂鎮”, 匾額上面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明嘉靖十六年七月初一日”的字樣,可見此匾立于明代。城牆上還有一座明代修建的祖師殿,由于城牆本身的防禦作用,該祖師殿在古代的角色應該是城牆上的指揮樓。在我省的古村落中,還存有城牆的并不多見,像大周西城門如此高大的城牆則更加難得。記者來的時候,西城門在一年前已經經過了修繕,卻是“修舊如新”,已經看不出歲月的痕迹。在當地向導給記者提供的資料照片中可以看到城門被修繕以前的樣子:古老的城門雖然破舊不堪,但依然高大雄偉。對照新舊兩幅畫面,讓人既為城門過去的年久失修感到惋惜,又為其現在的修複一新以至于完全看不出滄桑古韻而感到遺憾。記者見過的很多古建築,往往在年久失修和過分修繕這兩個極端之間徘徊,理想狀态的“修舊如舊”仿佛成了一個很難達到的标準。
觀音殿
相比高大的西城門,位于一條狹窄的圪洞盡頭的西南城門要小巧許多,為磚木結構的二層閣樓,單檐硬山頂,門洞寬2.3米,高約3米,城外的一面上開有兩個圓形小窗,門洞上還題有“環瀾”二字。雖然城門的主要作用是戰時防禦,但這個西南城門還是有一種秀氣的氣質。
古寺廟建築群和古院落
五虎廟
在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可以看到“大周村古寺廟建築群”赫然在列。雖然不像我省有的古村落幾處寺廟分别被列為國保單位,但能以一個建築群的名義入選國保單位名單,也足以說明大周曆史文化底蘊的深厚。在村内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築資聖寺内,當地向導光給記者講這裡的典故就講了很久,并且一再告訴記者寺内毗盧殿鬥栱的建築風格有多麼獨特,雖然記者對于建築學隻懂一些皮毛,但還是可以看出這位大周村土生土長的向導對于家鄉的自豪感。
資聖寺
資聖寺現存山門、毗盧殿、五佛殿,其中最有曆史價值的建築當屬毗盧殿,為宋代建築,單檐歇山頂,面闊進深三間。毗盧殿在後世經過了多次修繕,最近的一次修繕是和上文提到的西城門以及山門外的觀音閣在一年前一起進行的。在資聖寺院内,還有兩座珍貴的元代石碑,其中一座上記載有元代合同文書,另一座則是造像佛碑。兩座元代石碑和宋代建築毗盧殿一起可被稱為資聖寺的“鎮寺之寶”。
觀音殿
資聖寺外有一座建于明代的觀音閣,觀音閣東側有五虎廟,資聖寺、觀音閣、五虎廟共同圍成一個小型廣場,應該是村民聚會活動的中心地帶。
關帝塔
關帝塔
“大周村古寺廟建築群”的概念,除了資聖寺以及門前的觀音廟和五虎廟之外,還包括分布在村内其他地方的建于元代的文廟、建于清代的火神廟、建于清代的落靈庵、建于明代的油王廟等。除廟宇之外,大周村還有一座标志性建築物——位于村外的關帝塔。關帝塔為磚塔,平面呈六邊形,高七層,入口處的門上鑲嵌有寫有“毓秀”字樣的匾額。資料裡顯示,塔的建造年代不詳,但整座塔高大精巧,也稱得上是一件傑出的建築作品。
焦家大院
除寺廟外,大周村現仍存有約30座曆史院落,多建于清代,其中較完整的有武家大院、焦家大院、程家大院、劉家大花園等。多數院落還有地道相通,整個地道系統貫穿全村。這些古民居院落鱗次栉比地分布在古村的街巷内,結合圪洞巷道形成大周村的整體格局。
和晉中地區古村落高大精美的晉商宅院不同,晉東南沁河流域的古村落雖然在古民居的精美程度上略遜一籌,但也有着不同的風格和獨特的魅力,主要以村落數量的衆多、村落分布的集中、村落整體的規模宏大、村落與周邊自然環境的相得益彰,以及街巷的規劃巧妙和四通八達見長,同時古民居的風格更加小巧和精緻。作為沁河流域古村落的代表之一,大周村具備了這些特點。雖然入選“國村”的時間較晚,但大周村建築精美、格局完整,并且交通也相對便利,各方面都不亞于如碛口、湘峪、良戶等我省的“明星”古鎮古村。
離開大周村的時候,熱情帶我們在村裡尋訪了一整天的當地向導一直把我們送到村口,臨别時還像古人一樣作揖道别,為《澤州府志》裡記載的大周地區百姓“淳而好義,儉而循禮”做了一個最好的诠釋。古村最寶貴的遺産不僅僅是精美的古建築,更重要的是淳樸的民風和循禮的美德,或許這才是古村落最有魅力的一面吧。
雷音殿
雷音殿
程家大院
陳家大院
武家大院
韋家院
韋家院
周家大院
主人院
主人院
段家大院
焦家大院
焦家大院
焦家大院
木雕
木雕
木雕
木雕
木雕
木雕
影壁
石雕
鬥拱
鬥拱
房頂琉璃部件
房頂琉璃部件
房頂琉璃部件
房頂琉璃部件
壓窗石
壓窗石
磚雕
佛像
石雕
石雕
石雕
來源:山西畫報晉城号
編輯:董雅連 闫花花
來源:新華号 山西畫報晉城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