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長助理在院門口遭“醫托”毆打
■上海市即将出台方案整治“醫托”
複旦大學附屬眼耳喉鼻科醫院周四發生院長助理被“醫托”毆打事件,2名涉案“醫托”被警方拘留。昨天(25日)上午,記者對上海市眼耳喉鼻科醫院、華山醫院、第一婦嬰、兒童醫院、兒童醫學中心等多家醫院調查後發現,“醫托”照樣猖獗。市衛生部門透露,上海整治“醫托”方案已初步形成,将對“醫托”進行有力打擊。
11月23日上午10時許,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助理、浦東分院院長張天宇在門診大樓外下出租車時,守候在旁的一男兩女誤以為張天宇是前來求診的病人,願帶其前往他們所稱的眼耳鼻喉科醫院。張天宇當即表明自己就是醫生,并指責3人的欺騙行為。男子惱羞成怒,揮手對張天宇就是一陣毆打,分散在四周的十多個同夥很快也聚攏過來,将張天宇圍在中間拳打腳踢。路人與病人見狀立即報警并加以制止,不少人不料也遭到“醫托”的拳腳。事發後,2名打人者被趕到的警察制服,并扭送到天平路派出所。
昨天早上7時,記者再次來到案發的眼耳鼻喉科醫院看到,醫院門口依然存在着三個一群的“醫托”共4處,分别在大門口和門診樓前遊蕩。一個“醫托”正上前準備與一患者搭話,突然看到警察走過,急速離去。
據眼耳鼻喉科醫院保安處介紹,自從發生院長助理被打事件後,徐彙警方和醫院保安加強了巡視,但總有一些“醫托”跟警方和保安“捉迷藏”,等待“獵物”上鈎。
對此,市衛生局明确表示,時下正醞釀與公安聯手,開展大規模整治“醫托”活動,并制定長效管理辦法,從根本上遏制“醫托”。
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李力達昨天透露,上海整治“醫托”方案已經初步形成。
整治方案明确指出,對查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醫療機構或個人,将予以處罰,并予以信息公示和通報。對雇傭“醫托”的醫院,除嚴厲扣分外,還将追究院長責任。對雇傭“醫托”系醫師個人行為的,依法予以警告、暫停執業活動直至吊銷執業證書,并對法定代表人實施責任追究制。
整治“醫托”方案還提到,各醫療機構應加強院内保衛力量的配備,積極采取巡視措施防範“醫托”。巡視時發現“醫托”活動,要阻止和驅趕,對擾亂正常就醫秩序的“醫托”,及時與當地派出所聯系處理。 (記者 朱國榮)
“醫托”穿白大褂進醫院拉客
昨(25日)赴多家醫院調查發現:“醫托”行騙方式更隐蔽
昨天(25日),記者經過對本市眼耳喉鼻科醫院、華山醫院、市第一婦嬰醫院、兒童醫院、兒童醫學中心等多家醫院調查發現,“醫托”現象并無任何改變,依然猖狂且詐騙方式更加隐蔽,醫院大門幾乎被諸多“醫托”包圍。
調查一 ■時間:上午9時 ■地點:地鐵常熟路站
地鐵口成“醫托”聚集地
地鐵常熟路站出口處因不遠處有華山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這3家著名醫院,幾乎成了“醫托”集聚地。
昨天上午9時,記者剛走出地鐵口,兩名40多歲的婦女便湊上前來:“去看病嗎?在華山醫院找個專家很不容易,當天通常挂不到号,而且挂号費貴得很。我們的醫院設備先進,有上海各大醫院的專家。如果你想去,可以乘我們的免費班車。”
在“醫托”指引下,記者看到停放在五原路、烏魯木齊路路口的一輛小面包車上,已有2人被拉上車。一再追問下,這兩名“醫托”透露,她們是被地處城鄉結合部的一家民營醫院雇傭,每天固定在此尋患者。報酬除底薪800元外,每拉到一名患者,根據患者支付的醫藥費進行提成,月收入達4位數。
婦女得意地告訴記者,三級甲等醫院附近幾乎都有她們的“同行”,“外地患者、腫瘤患者的錢最容易騙”。
調查二 ■時間:中午 ■地點:紅房子醫院候診處
“醫托”穿白大褂尋人交談
冒充患者現身說法、把民營醫院說成著名醫院的分院、吹噓民營醫院如何高明等,曾是“醫托”們的老三樣。如今,“醫托”的行騙手法更隐蔽,他們甚至穿起白大褂進入醫院拉客。
昨天中午,記者在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俗稱紅房子醫院)門診候診處看到,一個穿着“白大褂”的年輕女子正與旁邊一位中年女士“熱情”交談。此時,兩名保安走來,“白大褂”女子馬上驚惶離開。記者發現,該女子所穿“白大褂”上沒有任何醫院字樣。 剛才與“白大褂”女子交談的中年女士告訴記者,她患的是不孕症,特意從外地趕到上海看專家門診。“她主動上來問我需要什麼幫助。我看她穿着白大褂,還以為是這裡的醫生。”
調查三 ■時間:上午9時不到 ■地點:華山醫院
“醫托”與保安玩“捉迷藏”
華山醫院在皮膚科領域享有盛名,由此也成了“醫托”聚集之地。昨天上午9時不到,記者剛走到醫院門口,就看到一群人圍在門口,讓人分不清楚誰是“醫托”、誰是患者。
記者假意撓着手臂,在門口徘徊。一個約30餘歲、中等個子、皮膚黝黑的“好心”女子立刻迎上來搭讪:“來看皮膚科的吧,我看你剛才一直在抓手臂。華山醫院隻會配藥膏,塗了沒用,你還是去看看中醫。我有個弟弟以前也有皮疹,中藥吃了一個療程就好了。”
突然,這個剛才還在興緻勃勃介紹的“好心”人走開了,緊接着,周圍一群人也一哄而散。原來是一名醫院保安巡視經過。“剛才那群人都是‘醫托’,他們哄你去小診所看病呢。”保安提醒說。當得知記者身份後,保安告訴記者,醫院周圍的“醫托”都在地鐵站、公交車站、醫院門口附近活動,一看到保安、警察就躲開。
調查四 ■時間:上午10時 ■地點:兒童醫院
醫生制止“醫托”遭腳踢
上海市兒童醫院地處北京西路,從路口走進醫院門口尚有50米左右的一段弄堂路,“醫托”趁機在弄堂中招攬生意。
昨天上午10時,記者在該弄堂附近兜了近半小時,也未見有人上前搭讪。詢問一位醫院保安後獲悉原因:“看你孤身一人,‘醫托’對你沒興趣。”
保安告訴記者,兒童醫院附近有10多個“醫托”,都在車站和弄堂裡活動,且都有一個基本特征——抱着小孩,手拿CT片或者病曆卡,常常兩三個人搭檔配合。
經他指點,記者終于發現三個疑似“醫托”——兩男一女,女人手中抱着一個小孩,正在四處張望。
該院一位醫生告訴記者,幾天前,他上班一走進弄堂就發現3個“醫托”圍着一位外地患者,正在不停地“忽悠”。“我立刻上前制止,誰知他們非常嚣張,說‘你懂什麼,我家孩子就在那個醫院看好病的’。”該醫生亮明身份後,3個“醫托”中一個人狠狠踢了他一腳并叫嚣:“别管閑事,否則讓你好看!”
調查五■時間:中午 ■地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門診大廳
曾經揪出8人“醫托”團夥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毗鄰仁濟醫院的東院,也是“醫托”包圍的“重患”區。昨天中午,記者趕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門診大廳時,發現2位保安正在巡視。 一位保安告訴記者,剛剛趕走了2個“醫托”。“醫托”出現的高峰一般在春節過後,因為不少外地患者此時都趕來上海治病。
該院的夏醫生告訴記者,針對“醫托”現象,醫院專門在門診大廳設立導醫護士,而且和塘橋派出所的民警配合,今年曾抓住過一個8人的“醫托”團夥。“但是,醫院沒有執法權,警方也隻能以教育為主。等風聲過後,他們照樣來‘上班’。”
夏醫生介紹,醫院加強了保安巡視和友情提示,并發放傳單特别提醒患者不要和陌生人搭讪,所以現在“醫托”都不進門診大廳,隻在醫院附近的小賣部活動。
■友情提醒就醫應查看醫生标牌
昨天,上海市衛生監督所再次提醒市民,去醫院就診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切勿輕信“醫托”的花言巧語;看病要到正規醫療機構,以免上當。 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李力達指出,“醫托”欺騙的對象多是對上海醫療信息不甚了解的外地來滬就醫人員,介紹的醫療機構大多是規模較小的民營醫療機構和無證行醫處。
為保護廣大市民的知情權,法律已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診療科目、診療時間、診療科室分布示意圖和收費标準置于明顯的位置,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要佩戴标有本人工号、職務的标牌上崗。市民就醫時應先查看,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今年5月,網上出現了一份“上海醫托不完全”地圖,公布了“醫托”常用的七大騙術以及上海知名醫院附近醫托人數等情況。據透露,該地圖的制作者可能就是一個“醫托”。
“醫托”常用七大“技巧”
●套近乎
●謊稱同病
●貶低名醫院、名醫生
●大肆吹噓假醫假藥
●大獻殷勤
●騙錢到手,送你快走
●改頭換面,繼續行騙 (記者朱國榮 毛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