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教師節送禮物還是不送好

教師節送禮物還是不送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1:31:36

教師節送禮物還是不送好(教師節到底送不送禮)1

教師節,到底送不送禮?和買不買學區房,作業到底誰來批改等一起,并稱教育領域的幾大“終極難題”。送不送令家長心煩,收不收讓老師為難。

教師節送禮,教育部門曆來是明确反對的,而且一再發文要求“節儉過教師節”。人之常情的“禮尚往來”,在世俗社會與“情商”聯系在一起。可是教師收禮,不管是不是在教師節,都關乎“師德師風”,都是挑戰職業底線的嚴肅問題。到現在教師節對家長而言,要不要送禮還是個難題,根源在于“其中仍有巨大博弈空間”。

家長不能把送禮當成“教育投入”。教育需要投入,是毋庸置疑的。可不應包括“人為制造對别家孩子的不平等,讓自家孩子從中獲益”。有些家長認為,教師節顧名思義是老師的節日,節日當然要送禮,“這關系到對老師這一職業的尊重”。可是即便對老師緻以節日問候,也不應是“直接利益相關方的家長,以物質形式表示”。教師節日當然要關心老師,但應該是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或是不違反規章制度的禮物,或是精神關懷。當然,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提高教師待遇,提升教師地位,“使其等同于或超過公務員待遇”,讓其不想收禮,并從社會尊師重教氛圍中獲得精神滿足感。

那麼明知教師節送禮不好,何以不少家長還樂此不疲?其中涉及中國家長普遍性的“以鄰為壑”。一些家長也會說,“我知道送禮不好”,可是“我若是信了,豈不是很傻”。他們會這樣安慰自己:誰都不承認給老師送禮,可是别人偷偷地送禮成功了,我家的孩子不是“要遭殃了”?顯然“互相之間的不信任”,給送不送禮留下了博弈空間。如今中國的基礎教育,基于互相不信任的博弈空間,帶來了大量難題:不管學校是否提倡上補習班,不管别的孩子家長是否口頭承認補課,我家孩子總要大量補課的,萬一别人家孩子不補課,我們家豈不是赢在起跑線上?教育局明令不給補課,别家學校宣稱不補課,我們學校偏要偷偷補,一來防止别的學校口是心非,二來補課總會對成績提高有幫助的。教育領域的不信任比比皆是。

教育的第一本質,正是育人。對任何教師而言,不管教學水平有多高超,排在第一位的素養品質,隻能是“平等待人”,不能對學生帶“有色眼鏡”。收了誰家的禮,很難不對這家的孩子“有所偏重”,這是人之常情。如今老師面對“送禮問題”,往往左右為難。有老師說,家長送禮,也不未必是希望對自家孩子好一些,而是“就怕老師不收禮,因為不收禮就意味着老師對自家孩子不夠好”,畢竟有些家長太敏感了,總喜歡胡思亂想。所以說,老師自動屏蔽家長送禮,根本上還在于“平常對所有學生公平公道”,這樣家長會自己得出結論:送不送禮,沒啥區别。

教師節家長送禮,跟如今盛行的課外補課一樣,家長的心理基礎都是“赢在起跑線上”或者“至少不吃虧”。中國文化中曆來有“潛規則”亞文化,家長就怕“大家都說不送禮,可萬一誰送了呢”,或者擔心“老師說堅決不收禮,可是萬一Ta隻是嘴上說說呢”。讓教師節更純粹幹淨,還是要清除任何的博弈空間,學校說到做到,令行禁止,老師一以貫之的公平公正,沒有任何破例空間,這樣就會從心理基礎上斷了家長教師節送禮的動機。還有,治本之策是提高教師待遇地位,使其不敢收、不想收,無時無處不感到“當老師的榮耀”。

(來源:紅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