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患者不要把降壓目标定得太低。對高血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患者而言,收縮壓控制在130~150毫米汞柱最為合适。
●建議晨起空腹溫水送服降壓藥,降壓藥不要和葡萄柚汁或葡萄柚同時服用
72歲的陳大爺起床如廁時,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眼花,随即摔倒在地。被家人緊急送往附近醫院搶救,發現顱内嚴重出血,幸好保住性命。經醫生診斷,導緻張大爺出現險情的“元兇”是體位性低血壓。“父親患有高血壓,一直服用硝苯地平,怎麼會有‘低血壓’呢?”陳大爺的兒子十分不解。
專家指出,雖然“高血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乍聽起來是一個“矛盾”的概念,然而,據調查,70歲以上老年高血壓患者中,近30%是合并體位性低血壓的。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一定要想到合并體位性低血壓的可能。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時建議跟蹤24小時血壓變化,可根據血壓變化規律針對性選擇藥物。降壓藥物宜選用長效制劑;但若出現卧位後高血壓,則可選擇短效或中效降壓藥物。同時,專家提醒,建議晨起空腹溫水送服降壓藥物,降壓藥不要和葡萄柚汁同時服用。
高血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常見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老年心血管病科主任謝志泉教授介紹,“體位性低血壓”是指從卧位或坐位轉為直立位後3分鐘内收縮壓下降超過2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下降超過10毫米汞柱。體位性低血壓發生時可出現頭暈、眼花、冷汗、黑朦、摔倒甚至暈厥等。謝志泉稱,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其中自主神經對血管調節能力下降是常見的原因。通常自主神經調節呈增齡性減退,因此年齡越大,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幾率越高。
“高血壓患者可合并體位性低血壓,在老年人群中更加常見。”謝志泉稱,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大血管彈性纖維減少,血管變得僵硬,同時自主神經适應性調節能力下降,這種情形下,當體位突然發生變化,特别是過度或不當降壓後,患者易于出現血壓突然下降。有研究指出,高血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冠心病事件及腦卒中發生風險較高。
體位性低血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體位性低血壓多由糖尿病、帕金森病、中風、脊髓疾病、嚴重感染、内分泌紊亂等明确病理性因素引起;此外有些藥物(包括一些降壓藥)容易引發體位性低血壓,如利尿藥、血管擴張藥物、抗腎上腺素藥物、鎮靜藥等。
用藥:不要用葡萄柚汁送服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李晉表示,降壓藥屬于處方藥,然而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中成藥複方制劑,如降壓片、降壓袋泡茶、降壓神茶等,均以非處方藥的“身份”面市,“但中成藥複方制劑中可能含有處方藥成分,這未必能給予患者有效治療,反而可能因為加用其他降壓藥而導緻血壓偏低或不穩,長期使用可能會誘發其他疾病的發生。”
李晉介紹,一般來說,在急需控制血壓的情況下可使用短效降壓藥,短效降壓藥具有用量大、使血壓迅速回複到正常、耐受的水平。而長效降壓藥對需要長期用藥患者而言經濟性和依從性相對較好,血壓波動較少。
謝志泉表示,高血壓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降壓應遵守平穩、适度、長期、個體化原則:
1.老年高血壓患者不要把降壓目标定得太低,對高血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患者而言,收縮壓控制在130~150毫米汞柱最為合适,不宜降壓過度。
2.在降壓藥物選擇上,宜選用長效制劑,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長效鈣拮抗劑。而α受體阻斷劑(如特拉唑嗪等)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某些降壓藥如利尿劑、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阻滞劑(如維拉帕米等)對體位性低血壓不利。
3.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時建議跟蹤24小時血壓變化,可根據血壓變化規律針對性選擇藥物。若患者出現卧位後高血壓,則可選擇短效或中效降壓藥物,在卧位休息前服藥。若患者起床後出現低血壓,可服鹽酸米多君升壓。
4.降壓藥物服用時間通常建議晨起空腹溫水送服。李晉提醒,二氫吡啶類降壓藥(如硝苯地平)不能和葡萄柚汁或葡萄柚同時服用。因為葡萄柚汁中含有呋喃香豆素衍生物,這種物質會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增加,使藥物作用加強,有的還會出現心率加快、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如果患者經常性飲用葡萄柚汁,最好停止飲用3天後才服用上述藥物。此外,為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最好坐着服降壓藥,不要躺着服藥。
家庭防護:
體位變換動作要緩慢
謝志泉表示,除合理用藥外,高血壓合并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平日還要學會控制體位變化,從卧位到坐姿、站姿、蹲姿等動作轉換時要放慢,防止摔倒。從床上坐起或下地時,不要突然或過快、用力猛起,應先活動四肢數分鐘,再緩慢站起,然後再做運動,如打掃衛生、跑步、晨運等。
穿衣用彈力長襪,可以減少下肢血管擴張,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有利于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發生。此外,盡可能避免參與可能造成外周血管舒張的活動,如大量喝酒、泡溫泉、淋熱水浴等。飲食方面盡量少吃多餐,食物以易消化、清淡為主,可用食療,如進補适量紅參炖品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