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殼蝦是非常溫和的蝦類,不會對魚缸内的任何魚類進行攻擊,無需特地喂食,對溫度要求不高(但是要盡量避免高溫),而且對抑制魚缸内藻類的泛濫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黑殼蝦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魚缸清潔工。但因為黑殼蝦的過分溫和,它們也非常缺乏自衛的能力,蛻殼期的蝦和幼蝦非常容易被魚類傷害或者被吃掉。所以在缸中與魚類一同飼養的時候盡量多種植一些水草或放置蝦屋之類的設施以供黑殼蝦躲避。而且注意不要将黑殼蝦與過于兇猛的魚類如鬥魚、刺鳅、蝦虎魚等混養,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躲避再多黑殼蝦也會被吃的一幹二淨。
溫度控制
黑殼蝦最适生活溫度是10~30℃,但卻能在5~35℃的極限溫度生存,甚至可以耐受比5℃更低的溫度,隻是在這樣的溫度下黑殼蝦會停止進食。低溫不會影響它們的生存,但卻不利于它們的繁殖,即使有孵化出的蝦苗,在10℃以下也不容易存活。随着水體密度的增大,黑殼蝦可生存的最高極限溫度也會逐漸降低。
食性特征
雖說黑殼蝦主要以水中雜藻為食,但筆者在日常投喂管理中,發現它們更喜食葷腥食物,如凍血蟲就是它們喜愛的食物之一。
混養須知
由于黑殼蝦個體小,與一些觀賞魚混養時,容易受到它們的攻擊,因此适宜與一些性情溫順的小型觀賞魚混養,但一定要避免和夜行性觀賞魚混養。黑殼蝦的生長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會蛻殼一次,通常發生在夜裡,蛻殼時蝦的身體會散發腥味,而夜行性魚類通常嗅覺靈敏且善于鑽洞,這對于正在蛻殼的黑殼蝦是非常危險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晚間通常要在水族箱裡為它們布置一些隐蔽物,供它們藏身之用,并且勿将燈管随意打開,因為夜間的光線可能會誘導黑殼蝦提前蛻殼,也會影響到它們的攝食,因為一般情況下,淩晨以前是黑殼蝦最活躍的時候。
礦物質
飼有黑殼蝦的水族箱,除要同一般觀賞魚缸的布景和管理外,最好還要添加一些礦物質。礦物質一般選用“蒙脫石”,但因其價格較貴,通常用于水晶蝦的飼養,筆者倒是覺得在飼有黑殼蝦的缸裡放一點“吸氨沸石”就可以提供足夠的礦物質了。吸氨沸石裡面通常包括兩種岩質,一種易在水中溶解成粉末狀,主要用來增加水裡的礦物元素,另一種幾乎不溶于水,主要用于吸附水中的氨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但是不能過量,否則出現渾水挂蝦的情況,而且在添加時,塊狀的要比粒狀的更适用。還有一種稱作“生物石”的産品,有點類似于吸氨沸石,但是筆者認為效果遠不及吸氨沸石。設置蝦缸的時候,為了節約成本,不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生物過濾,有物理和化學過濾就足夠了。
其它注意事項
另外,水中的氨和亞硝酸鹽對黑殼蝦有緻命的傷害,而且各種理化因子的劇烈變化也會對黑殼蝦的生命産生極大的威脅。因此,黑殼蝦的飼養用水,事先應經過細心檢測,而且最好是等到水族箱中藻類滋生後再放養小蝦,飼養過程中,切忌藥品和顔料等物質的溶入。
剛買的黑殼蝦,入缸會有傷亡,那是因為這些蝦體質很弱,一時很難接受水質的變化。
黑殼蝦抱卵期約為20天,蝦卵顔色由黑綠色至灰白色均有可能。新生幼蝦體長2~3mrn,較為透明,眼有柄并可以活動,第一、二步足呈鉗形,五對步足均不具外肢,腹肢己齊備,尾部呈圓舌型,但不具有尾肢。此時幼蝦的腦、心髒、肝胰腺等器官的構造已經較為完善,具有較強的生活能力,能在水底爬行,也能遊泳和攝食,經2~3次蛻皮即完成變态過程。一般來講水溫在22~24℃,整個變态過程需5~6d時間,水溫為26℃時,變态過程隻需要3~4d。幼蝦體長由原來的2~3mm增長至3.5~3.8mm。
在一定情況下(雌蝦受驚、水質突變)雌蝦有可能會将腹部的卵粒踢掉,或者直接蛻殼将所有卵粒抛棄(卵在蝦腹部的泳足上粘着),又或者抱卵雌蝦遭遇意外死掉。此時若不想放棄蝦卵可以采取人工孵化:隻需将蝦卵從母體一粒一粒取下并置于有水流緩緩流過的地方并等待蝦卵孵化即可。
雜交
黑殼蝦會與一些觀賞蝦類如櫻花蝦、極火蝦、雪球蝦、黃金米蝦等進行雜交,其實櫻花蝦之類的就是從黑殼蝦提純而來的,野生的黑殼蝦也會出現類似于櫻花蝦、雪球蝦體色的個體,所以從本質上說它們是同一種蝦的不同顔色表現而已,如果與黑殼蝦雜交,後代将會失去原本已被提純穩定的顔色,為了保證觀賞蝦後代的質量請不要将它們與黑殼蝦混養,這幾種蝦之間的混養也最好禁止,因為雜交後代非常有可能返祖為普通的黑殼蝦。另:黑殼蝦無法同蜜蜂蝦、虎紋蝦、水晶蝦雜交,所以可以混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