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春的習俗 立春時的習俗有哪些

立春的習俗 立春時的習俗有哪些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0 03:32:47

  對于立春,你知道立春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嗎?立春時候的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吧!不知道立春的習俗有哪些的可以看一看哦!希望對大家有用哦!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就要準備好相關事項,然後進行表演。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并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祭祖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蔔、梨。”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讨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味品。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很多人喜歡外出踏青、旅遊等等。

  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清人讓廉撰寫的《京都風俗 志》中說:“立春之儀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蘆棚二,東西各南向,東設芒神,西設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準令男女縱觀,至立春時……衆役打 焚,故謂之打春。”然後,人們将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為吉祥。

  浙江地區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舉。立春前一日擡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迎神時多舉行有大班鼓吹、擡閣、地戲、秧歌、打牛等活動。從鄉村擡進 城後,人們夾道聚觀,争擲五谷,謂之看迎春。山東迎春祭句芒時,根據句芒的服飾預告當年的氣候狀況:戴帽則示春暖,光頭則示春寒,穿鞋則示春雨多,赤腳則 示春雨少。其他地區則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後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争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塑制春牛時,往往要在肚子裡塞上五谷,當牛被打爛時,五谷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如今很多的農村有這些習俗。

  躲春

  在傳統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 就出現了。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風俗與忌諱,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躲春方法與習俗。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裡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躲春”其實就是“躲太歲”,多數是當年犯太歲之人需要躲春。比如2015年立春這一天上午11點59分,正式進入乙未羊年,以神話色彩來講,就是 2014馬年太歲星君章詞大将軍正式卸任,以及2015羊年太歲星君楊仙大将軍正式上任的交替時間。民俗認為,比如羊年生肖屬羊、牛、鼠、狗等犯太歲之 人,就是必需“躲春”之列,就是為了躲開與羊年太歲正面的沖突,緩和與太歲星君的關系,于是年運更有利。

  燂春

  這種立春跨火堆的傳統儀式,即是“燂春”。“燂春”是華夏民族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料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在民間盛行。因立春之日陽氣将出地面,燃放爆竹,焚燒樟樹枝可祛退陰氣,宣達陽氣,助陽氣生發,有驅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則更蘊含着平安成長的美好祝願。“燂春”儀式結束後,孩子們會 吃“春茶”,“春茶”是用紅豆、紅棗、桂圓、陳皮、桂花、紅糖等6種配料燒煮而成的。按照民間的習俗,過了立春,孩子又長了一歲,而吃了“春茶”,在新的 一年裡,不僅祈盼生活紅紅火火,而且也能護佑孩子們健康成長,平安吉祥。

  立春吃什麼

  什麼食物護陽氣?

  中醫認為,春季應該特别注意對肝髒進行保養,以順應天時。所以,在飲食調養時要考慮到春季屬于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适合多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

  立春宜吃的“升發”食物列舉

  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蔬菜: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蔔、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茴香菜、黃花菜、蕨菜、莴苣、茭白、竹筍、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茄子等。

  适宜的調味食物:生姜、蔥、大蒜、胡椒、豆豉、香菜等

  宜吃的甘味食物: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荸荠、梨、桂圓、銀耳等。

  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民間在立春之時的飲食也很有講究。北方人在立春之日喜食春餅、和菜,春餅講究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民間更有吃蘿蔔之說,謂之“咬春”;中醫認為,春季應特别注意對肝髒進行保養,以順應天時……

  吃蘿蔔解春困 增強生育機能

  在許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蘿蔔,吃蘿蔔可分為啃、切片、切絲、做餡等多種形式。明人劉若愚《明宮史》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清《燕京歲時記》載: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謂可以卻春困也。吃蘿蔔不僅可以解春困,還可以增強婦女的生育機能,立春蘿蔔又稱為“子孫蘿蔔”。

  結語:立春的時候是有很多習俗的,對于這些習俗不知道的朋友們可以了解一下哦!通過上述小編的介紹大家對于立春有哪些習俗大家看了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助到大家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