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2 13:40:41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1

死亡、埋葬,從來不應該成為禁忌話題。隻有直面、正視死亡,知道死亡與人生相随相依,透過喪葬的儀式窺見自己的歸宿,才會更加珍惜當下,更愛自己和身邊人。

喪葬是人生最後一個節日,也是人生最盛大的節日。死者通過這個節日,蓋棺定論,留下一個有形的土堆和一個無形的口碑;生者通過這個節日,或從此仇恨一筆勾銷風高雲淡,或通過兢兢業業的喪禮來彌補自己以往的過失消除不安,達到品格升華,或睹他人視自己,矯正自己的言行。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2

總之,葬禮對活人意義更大,所有有幸目睹葬禮的人都應該透過莊嚴儀式反思自己,取得平素難以獲取的精神升華、寄托和安慰。

燒紙即燒紙錢,焚化紙錢等以敬鬼神,為故去的親人祈福。燒紙的時機,一為清明時節和“十來一”。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即為故去親人添墳燒紙。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3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此時冬天遠去,春意盎然,四野明淨,長輩帶着孩子來到田間,先到地頭草地上用鐵鍁起幾個新的圓錐形墳頭,用蘿頭筐子裝着提到墳前,依次把主墳裡殘破的墳頭換掉,有的墳上放一個,有的放兩個或更多摞起來。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4

一般一個墳頭表示該墳埋葬一人,故單墳頭和雙墳頭為常态,三墳頭不太多見,如果誰家墳頭上摞起來多個墳頭,基本可判定該家族為大戶人家,表示埋葬的男人納妾較多。

“十來一”即農曆十月一号,彼時北方天氣轉涼,需要焚燒紙錢為老人添置寒衣,也即民諺“十來一,送寒衣”。二為家中老人故去安葬(含三天、三七、五七、百天、周年)時。從老人咽氣到入土為安,各個環節均需需要燒紙,數量約為幾十合乃至上百合。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5

頭天晚上響器班子和親友到位後,“管事” 就會安排燒紙和傳靈。主管事先把響器叫到靈棚附近,再叫來負責放鞭炮的待命,吩咐要燒紙的不要遠走,看裡外殿四位“陪禮”的及“謝禮”的孝子也準備好了,就會吆喝聲“燒紙開始!”,燒紙就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上場的是長子,長子一般行大禮,比如32叩禮,每次磕頭即為一禮。燒紙者先走到靈棚外面向堂屋靈位的位置,半轉身向響器班子作揖為禮,響器班子吹奏起哀樂,鞭炮同時響起。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6

燒紙者轉回身子面向靈位作揖,首先在第一排草墊子上緩慢跪下,徐徐磕四個頭,慢慢起身,再作揖一次後緩步向前,按所燒禮數在第二或第三排草墊子前停下作揖磕頭。第三排在外殿供桌前,燒紙時要從右側“陪禮”的手中接過香,在半空中劃一弧線後遞給另一側“陪禮”者,再從右側“陪禮”手中接過酒杯,劃弧線澆在地上,将空杯交給左側“陪禮”,站起身拿起供桌上的筷子,先擦拭下筷子,再在供果上作叨菜狀,之後作揖。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7

若為内親就緩步進内殿(外親僅在外殿燒紙),先作揖,依次遞香敬酒,最後接過紙錢在老盆裡點燃,俯下身子哭靈,這時“陪禮”的會及時拉起燒紙哭靈的人。燒紙者從内殿出來,經過搖錢樹時停下,向搖錢樹作揖後搖搖,搖後再作揖,慢慢返回到第一排墊子前,依次作揖磕頭作揖,這一圈下來即為九叩禮,若再多禮,重複上述過程即可。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8

禮畢後“管事”會說聲“謝孝子”,燒紙者上前一步面朝旁側“跪禮”的孝子作揖,孝子陪磕頭,“管事”繼續說“再謝謝”,燒紙者面朝供桌前“陪禮”作揖,兩位“陪禮”作揖還禮,“管事”再說“再謝謝”,燒紙者回身向“響器”作揖緻謝,響器停止演奏。至此,一個燒紙過程完成。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9

燒紙過程中注意的問題,一是燒紙者要按規矩行禮,心中有數,不慌不忙,腳步要緩,徐徐而動。慌裡慌張左右亂竄會被人笑話,實在不會可事先聲明并請“陪禮”的有經驗者領路。二是陪跪“謝禮”的孝子要眼觀六路,随時注意燒紙者的舉動,無論内殿外殿,無論燒紙者作揖還是磕頭,“謝禮”的孝子總是磕頭緻謝。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10

這些禮節,是生者對先人的一種記憶,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風俗雖有不同,但都是對先人追思的表達。

河南周口市的習俗(河南周口鄉村民俗記憶)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